摘要: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视频平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与信息获取渠道。然而,近期一则关于视频平台广告的爆料,却让众多用户感到被“算计”。原来,互联网上悄然出现了一种新型“鬼秤”,部分视频平台在播放广告时,广告页面的倒计时与真实世界的时间流速不一致,广告的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视频平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与信息获取渠道。然而,近期一则关于视频平台广告的爆料,却让众多用户感到被“算计”。原来,互联网上悄然出现了一种新型“鬼秤”,部分视频平台在播放广告时,广告页面的倒计时与真实世界的时间流速不一致,广告的实际播放时间多于其标明的倒计时,引发了广泛关注与热议。
近日,有细心网友发现,在观看视频平台的广告时,总感觉广告时间比显示的要长。这一现象经媒体实测后得到证实。红星资本局针对优酷视频、芒果TV和爱奇艺等主流视频平台展开测试,结果令人咋舌。在优酷视频App,点击观看电视剧《献鱼》时,跳出的广告画面右上角标识为“119秒 | 会员可关闭此广告”,在全程网络流畅、广告画面无卡顿的情况下进行录屏,最终该广告实际共播放123秒,“偷”了用户4秒钟时间;芒果TV播放综艺《花儿与少年》时,标明80秒的广告,实际用时83秒,多了3秒;爱奇艺播放电视剧《生万物》,120秒的广告,录屏和编辑后的时间分别是122秒和123秒 ,“偷”了2至3秒。
除了上述长视频平台,部分其他互联网平台的插入广告也存在类似问题,只是“偷”的时间较短,大约1秒左右,不太容易被察觉。甚至一些小程序广告标注30秒,但实际播放却超过50秒,有网友实测发现,有些广告倒计时速度被刻意调慢,如真实1秒仅跳0.7秒,导致广告时长增加40% - 60%。
面对广告倒计时虚标的质疑,各家平台给出了不同回应,但似乎都难以让用户信服。芒果TV先是坚称“从视频看广告倒计时是没有问题的,是一秒一秒跟着倒计时走的,倒计时结束,广告结束”,但在进一步询问后又改口称,“经核实,是因广告视频起播需要时间完成加载和缓冲,广告播放需要按顺序起播多个视频,累计多次起播耗时,从而导致广告完成播放所耗自然时长略大于标注时长。平台所计广告时长与广告素材时长对齐,时长严格透明”。但在如今5G网络技术发达的背景下,这种“加载缓冲”的理由显得有些牵强。
优酷客服则表示“您的问题已记录,会反馈相关团队”,这种标准化的回复更像是在敷衍,没有给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爱奇艺则直接表示“请您以前端页面展示为准”,这无疑是让用户接受那个已经被证实不准确的倒计时显示,完全忽视了用户的权益。
从法律角度来看,视频平台虚标广告倒计时的行为绝非小事。江苏联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王强指出,虚标倒计时导致实际广告时长超出约定,构成对消费者时间成本的额外占用,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构成虚假广告和虚假宣传。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何国锋也认为,长视频平台虚标视频广告的倒计时时长,对消费者造成了欺骗和误导,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广告时间标注与实际不符,不能简单归结为技术问题或用户体验问题,而是涉及法律层面的违规行为 。
“视频平台广告偷时间”事件一经曝光,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网友气愤地表示:“看个广告还要被平台算计,太过分了,连基本的诚信都没有。”还有网友算了一笔账:“如果一个广告多出几秒钟,平台每天有数百万次广告播放,那一年下来靠‘偷时间’多赚的广告费相当惊人。”众多网友纷纷表达对平台这种行为的不满,他们认为,用户忍受广告是为了换取免费观看视频的机会,这是一种默认的契约关系,而平台擅自延长广告时间,是对用户信任的严重透支。
虚标广告倒计时这种互联网新型“鬼秤”现象,不仅损害了用户的权益,也破坏了互联网行业的诚信环境。对于视频平台而言,或许短期内通过这种“小伎俩”能获得一些额外的广告收益,但从长远来看,这无疑是在自毁长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只有尊重用户、坚守诚信底线,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与支持。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互联网广告的监管力度,让视频平台的广告计时回归真实,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净化互联网生态环境 。
来源:阿峰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