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肺结核“潜伏危机”!管住“密接者”,结核防治赢在起点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9 15:27 1

摘要:一名肺结核确诊患者的背后,平均有5~8名密接者需要筛查,据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数据显示,家庭密接者中约3.8% 可能被检出结核潜伏感染,其中约有10%可能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科学管理这一人群,是阻断传播链的核心。

一名肺结核确诊患者的背后,平均有5~8名密接者需要筛查,据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数据显示,家庭密接者中约3.8% 可能被检出结核潜伏感染,其中约有10%可能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科学管理这一人群,是阻断传播链的核心。

2025年3月,武冈市启动“肺结核密切接触者主动筛查项目”,将密切接触者作为防控核心对象,通过家庭防控、社区联动与科技赋能,构筑阻断传播的关键防线。

密切接触者是指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传染期内存在高频、近距离接触的人群,主要包括三类:

1. 家庭成员 共同居住的亲属,尤其是共享卧室或厨房者。

2. 长期共处者 如学校同班师生、宿舍室友、同事等。

3. 免疫脆弱群体 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或老年人。

高风险接触场景包括每日面对面交谈、共同用餐、长时间处于通风不良的密闭空间等。

流行病学显示,肺结核传播具有聚集性,90%的新发病例源于未筛查的家庭或学校密接者。早期干预可降低60%~90%的发病风险,每干预1例潜伏感染者,可避免约10例后续传播病例。

1. 筛查启动

时效是关键。患者确诊后24小时内,通过“三位一体”平台(疾控机构--定点医院--基层卫生院)标记并推送密接者信息至社区医生。

2. 筛查方法

1)症状初筛:评估咳嗽、咳痰、咯血、接触史、基础疾病等风险。

2)医学检查:

·结核菌素试验(TST):常用的有PPD和EC两种,有禁忌症者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

·胸部影像学检查:15岁以上者常规检查,15岁以下只针对有肺结核可疑症状或TST/IGRA阳性者。胸片为首选,必要时行胸部CT检查。

· 痰涂片/培养:主要针对有可疑症状或胸部影像学检查异常者。

3. 预防性治疗

预防性治疗是结核潜伏感染者的“保护盾”。结核潜伏感染是指机体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但没有出现临床症状,TST/IGRA阳性且胸片或CT检查无活动性病变,也不具有传染性的一种状态。预防性治疗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或有基础疾病的结核潜伏感染者(如HIV感染者、儿童、学生、糖尿病患者等),主要方案如下:

1)化学预防:目前推荐4种方案,分别为6~9个月的异烟肼每日方案(6~9H) 、3个月异烟肼+利福喷丁联合间歇方案(3HP) 、3个月异烟肼+利福平联合方案3HR和4个月单用利福平方案(4R)。

2)免疫预防: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可用于15~65岁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人群,间隔2周给药1次,共给药6次,具有双向免疫调节功能,无肝毒性,安全性好。

4. 长期随访,持续监测风险

社区家庭医生上门督导服药,保证服药者的依从性并能顺利完成疗程。未接受预防性治疗的潜伏感染者,在首次筛查后的3月末、6月末、12月末每各进行一次胸部影像学检查,之后每1~2年进行一次常规检查。

1. 家庭防控

1)患者隔离:单独房间居住,佩戴口罩,餐具消毒。

2)环境通风:每日开窗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3)成员自查:关注持续咳嗽、低热、盗汗等症状,及时就诊。

2. 社区“四包一”模式联防网络支撑

每例患者由社区干部、家庭医生、疾控专员、志愿者共同管理。

1. 经济支持降低门槛,武冈市2025年开始对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免费筛查(1次TST检测、1次胸片),在乡镇卫生院或定点医院均可进行,可疑症状者在定点医院可进行一次免费痰涂片检查。

2. 筛查率纳入年度公共卫生项目考核,强化执行力度。

来源:名院名医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