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吴越在微博扔了两张图:一身红,胸前挂着五角星,凌晨的光在她嘴角烙下一道亮。
九点多,“九三”散场,人还浸在耳膜里那声鼓点里没回神。
吴越在微博扔了两张图:一身红,胸前挂着五角星,凌晨的光在她嘴角烙下一道亮。
她没说“感恩”没说“荣耀”,只一句“这是我离五角星最近的一天”。
没加滤镜的高清自拍里,法令纹清晰,眼下的青圈像地图,偏偏笑着,像在憋一个马上要掉下来的泪。
五角星这一晚真的无处不在——她领口那枚别针、舞台屏幕上的光束、摄影师马甲的反光条,连后台最暗的角落也蹲着几个戴工作牌的年轻人,手里举着五角星荧光贴,像给世界贴创口贴。
有人把贴纸粘在摄像机上,镜头一亮,屏幕里就开出小红花。
那一刻,没人喊口号,但每个人都像被同一条电流穿过。
罗晋在候场间隙,直接坐在消防箱旁边啃面包,西装裤沾了点灰,刘昊然盘腿跟他分一瓶电解质水,胡先煦仰头灌完,空瓶子在手里捏得咔咔响。
雷佳音牵着小演员林栋哲打灯牌前晃,小孩把手机举得高高的,给屏幕那头的爷爷直播“我在人民大会堂里头”。
后台的大灯一关,爷爷在手机里问:“清楚吗?
”雷哥回了句:“清楚得能看见您脸上的老年斑。
”说完全场笑翻。
74岁的宋春丽只在台上出现了七分钟,讲的是一位老兵把军功章捐出换粮票的故事。
讲完鞠躬,她下台路过吴越,一把把人揽进怀里,像外婆抱外孙。
摄影师咔一下,快门把皱纹和泪全收进去。
后来这张合影被传疯,评论里有人写:“看见宋老师那一刻,才懂什么叫‘历史从人缝里走出来’。
”
今年晚会新加了抗疫医护、无人机技术员、高原哨兵的小短片。
导演组原来想用虚拟偶像做主持,被否了,理由很简单——“英雄不用滤镜。
”于是镜头切到真实人物:穿防护服的姑娘手被汗水泡得发白、无人机师在戈壁里啃干馍、哨兵零下四十度敬礼。
屏幕外,弹幕一排红字刷过:谢谢你们把冬天过成了春天。
吴越下台后没直接走,钻进灯光控制间,挨个跟灯光师击掌。
那个戴鸭舌帽的小伙子手一直在抖,吴越就把自己的五角星别针摘下别到他帽檐上,说了声“稳”。
小伙子后来发朋友圈:这颗星明天还要亮,今晚先让它替我加班。
散场时零点的钟声敲过一次,人群如潮往外涌。
有人把五角星贴纸留在座位上,像留一句话:“别慌,有我在。
”吴越那句“离我最近”其实不是物理距离,是把宏大叙事折成了触手可及的小确幸——它可以是军功章里弹孔的温度,也可以是灯光师汗湿的T恤,更可以是某个孩子镜头里的一格像素。
星星不一定要挂在天上,挂在人心口也一样亮。
来源:西瓜妈妈讲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