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亿航智能EH216-S在墨西哥城上空以200公里时速掠过,当美团无人机获得迪拜首张超视距运营资质,中国低空经济正从技术输出向标准输出跃迁。英国广播公司评价道:“在无人机+人工智能+新能源领域,中国的创新速度和广度令人惊叹。”这场全球低空竞技中,中国如何从追随
当亿航智能EH216-S在墨西哥城上空以200公里时速掠过,当美团无人机获得迪拜首张超视距运营资质,中国低空经济正从技术输出向标准输出跃迁。英国广播公司评价道:“在无人机+人工智能+新能源领域,中国的创新速度和广度令人惊叹。”这场全球低空竞技中,中国如何从追随者变为规则制定者?
数据彰显中国在全球低空经济中的地位: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占全球60%,专利技术来源国占比70%,eVTOL领域2024年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215%。企业层面,大疆农业无人机全球累计销量突破30万台,极飞科技在澳大利亚部署无人巡护系统,峰飞航空向日本交付“盛世龙”用于大阪世博会接驳。标准制定方面,中国更实现突破:亿航智能适航标准被阿联酋、日本等8国采纳,美团无人机运行规范被纳入国际城市物流标准白皮书。
黄埔飞校副总经理 夏怡
中国低空经济的崛起得益于“国家战略-地方试点-企业创新”的协同生态。中央政策层面,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低空经济列为新增长引擎,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地方层面,全国45个城市启动政策规划,深圳立法明确无人机肇事刑事责任,云南探索短途货运空域开放。企业创新层面,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基地落地成都,沃兰特航空6个月完成5轮亿元级融资。
然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欧美加紧制定eVTOL适航标准,试图建立技术壁垒;美国、欧盟围绕场景开发、交通管理等方面积极出台政策。中国面临三大挑战:一是适航认证国际互认存在障碍,欧盟分级标准与中国类别兼容性不足;二是数据主权争议,跨境飞行数据管辖权尚无国际共识;三是供应链风险,航空发动机等部件依赖进口,供应链稳定性差。
中国正通过多边合作破局。在东盟框架下试点“一码通飞”计划,统一6国低空识别编码;与ICAO合作开发全球低空数字身份系统;发起“一带一路低空走廊基金”,首期20亿美元用于东南亚无人机港口建设。中国企业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亿航智能获阿布扎比100架订单,时的科技斩获阿联酋10亿美元协议,沃兰特航空与泰国签订17.5亿美元采购合同。
中国方案的核心优势在于应用场景的丰富性。云南“低空天路计划”解决菲律宾巴拉望群岛物流困境,使偏远岛屿药品获取时间从72小时缩短至3小时;中国气象局边界层监测系统向东南亚提供分钟级湍流预警,事故率下降60%。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估显示,中国低空农业技术使东南亚小农户收入平均提高65%。
低空经济的全球竞争不仅是技术之争,更是规则话语权之争。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指出:“这是中国制造业的二次觉醒——从地面到天空,我们正在重写游戏规则。”当中国标准成为国际范本,当“低空智联网”协议被ITU接受为预备标准,中国正引领全球低空经济新秩序。
来源:最江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