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9日,WAVE SUMMIT 2025深度学习开发者大会在北京举行。百度在会上发布了文心大模型X1.1深度思考模型,并展示了一系列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本次发布不仅涉及技术能力的提升,更展现了AI技术在数字人直播、代码生成和公益助老等领域的实际应用价值。
9月9日,WAVE SUMMIT 2025深度学习开发者大会在北京举行。百度在会上发布了文心大模型X1.1深度思考模型,并展示了一系列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本次发布不仅涉及技术能力的提升,更展现了AI技术在数字人直播、代码生成和公益助老等领域的实际应用价值。
值得关注的是,与往常的发布会有所不同,从技术发布到门口的应用展示,百度带来了贯穿全场的“轻松感”,而这或也是百度对AI发展阶段的当下注解,即当技术足够先进时,其应用本该如此自然简单。
文心X1.1深度思考模型:让AI“弯下腰”
当前,AI大模型领域正陷入一场“技术复杂度”与“应用普及性”的博弈,对开发者而言,搭建一套可用的大模型系统,需跨越训练框架调试、硬件环境适配、数据处理优化等多道技术鸿沟,据行业调研显示,超60%的中小企业因“模型部署成本高、调试周期长”放弃AI落地尝试;对普通用户来说,即便面对功能强大的模型,也常因“指令理解偏差”“信息准确性不足”反复试错;而银发群体更因操作流程复杂、交互方式不适配,被挡在智能时代门外,老年用户智能工具使用率不足30%。
如何让硬核的AI技术“弯下腰”,用底层的复杂换用户的轻松,成为行业突破的关键命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百度首席技术官、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海峰正式发布了文心大模型X1.1深度思考模型。
该模型在事实性、指令遵循和智能体等多个核心能力层面实现显著跃升,进一步体现出“技术肩负复杂,体验回归简单”的理念。
王海峰在现场介绍,文心大模型X1.1基于文心大模型4.5训练而来,采用迭代式混合强化学习训练框架,既增强通用任务表现,也优化智能体专项能力。通过自蒸馏数据的迭代生产与训练,系统不断提升综合性能,却将一切技术复杂度掩于幕后。具体来看,X1.1在事实性任务上提升34.8%,指令遵循能力提升12.5%,智能体任务表现提升9.6%,真正实现“能力跃升,使用不增负”。
在多项权威评测中,文心大模型X1.1整体性能超越DeepSeek R1-0528,部分任务实现领先,与国际顶尖模型GPT-5和Gemini 2.5 Pro相比达到相当水平。这一切的背后,是飞桨与文心大模型的联合优化,以系统性的工程创新支撑起更简洁的用户体验。
从即日起,用户可通过文心一言官网、文小言APP轻松调用文心大模型X1.1。同时,该模型也已全面上线百度智能云千帆平台,面向企业与开发者开放,真正将“复杂留给平台,简单交付用户”。
大会同时发布了飞桨核心框架v3.2,全面升级大模型训练、硬件适配与生态支持能力,并推出新版本大模型开发套件ERNIEKit和高效部署套件FastDeploy,持续降低AI使用的门槛。目前,飞桨文心生态已凝聚2333万开发者,服务76万家企业,展现出技术与生态协同的强大推力。
即便是面向银发群体的“AI助老公益计划”,也延续了这一减负思路。百度文心大模型与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联合推出的“AI助老智能体”,背后融合了方言识别、服务场景适配等多重技术,但老人无需学习复杂操作,技术的复杂被完全隐形,留下的只有“不用学、上手会”的轻松体验,技术不应该成为使用的门槛,而应是看不见的“赋能推手”。
场景落地:让AI融入日常肌理
百度集团副总裁、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吴甜,在大会现场带来了文心大模型X1.1的真实体验展示,以贴近生活的应用案例,诠释了“AI正悄然融入日常肌理”的现实路径。
她重点演示了文心大模型X1.1在写作与复杂任务中的自然应用。面对用户的创意写作需求,X1.1不仅能够自主调用联网搜索准确信息,更可深度理解创作意图,输出结构清晰、语言优美且事实准确的内容。
在模拟共享单车客服场景中,X1.1展现出类人的业务流程理解与多元素整合能力,综合考虑用户身份、问题类型和实时情绪,自主选择工具并主动完成服务闭环。
这些能力正落地为更具想象力的应用形态,数字人直播即为典型代表。百度推出的剧本驱动多模协同数字人技术,融合五项关键技术突破,实现了语言、声音与形象的高度一致,展现出高情商、强互动和持久专业的表现。
吴甜提到,在百度慧播星平台的实践中,数字人直播的线上表现已超越真人,罗永浩数字人直播首秀即打破行业GMV记录,多个核心品类带货成效显著。AI数字人不再仅是技术展示,而成为真实商业场景中的可靠参与者。
吴甜同时分享了文心数据生态的新进展。“文心导师”作为推动模型高质量进化的重要力量,目前涵盖大量行业专家与教育工作者,其中10年以上经验专家占比48%,专业技术和教职人员达41%。新发布的“文心导师·星耀计划”,将持续汇聚行业智慧,与生态伙伴共创AI未来。
更令人欣喜的是,AI也在默默支撑起更广范围的社会公共服务。中国科技馆与百度联合发布“全国首个科技馆智能体矩阵”,整合28家科技馆资源,接入340名开发者参与构建,实现跨馆资源协同与智能化科普服务。在我国首个全国科普月启动之际,中国科学技术馆与百度共同发起的“未来之翼科普共创计划”,进一步推动AI成为大众身边看不见的“讲解员”与“知识伙伴”。
后记:AI本该如此轻松
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小到用户,大到企业,其追求的不是技术的复杂高深,而是如何让技术变得更简单、更轻松、更实用,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AI带来的便利。
大会现场,百度智能代码助手文心快码全新升级至3.5S版本,强化多智能体自协同能力,实现“一人即团队”开发新模式。
据百度副总裁陈洋介绍,文心快码3.5S版本从三方面进行了升级。首先,智能体能力更强,能懂业务,会分解任务列表,执行更准;其次,从单智能体到多智能体协同,动态生成多个智能体,自主协同一起解决复杂任务;最后,团队协作更强,基于Rules与MCP构建统一的经验库,实现团队知识传承。
现场数据显示,文心快码目前已服务超过1000万的开发者。在百度内部,整体新增代码中已经有45%由AI生成,其中前10%的Agent用户,AI完成的部分甚至超过了75%。
可见,整个发布会现场,百度营造出一种“AI本该如此轻松"的氛围。但这种轻松体验背后,是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不断的创新突破。从代码生成到数字人直播,从公益助老到科学计算,百度正在构建一个多元化且易于使用的AI应用生态。
来源:咫尺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