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 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和航天人特别创作 白杨专辑33 民族的脊梁 更新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9 16:52 1

摘要:这首歌如同打开时空的钥匙,让我们得以循着苍茫戈壁的烛光与茫茫草原的星光,回溯中国航天从筚路蓝缕到九天揽月的非凡征程,读懂刻在火箭箭体与航天人心间的精神密码。

飞天 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和航天人特别创作

戈壁烛光照九天

—— 从《飞天》读懂中国航天的精神密码

当 "向前向前向前" 的旋律在耳畔激荡,白杨的《飞天》用最质朴的语言,吟唱着一个民族追逐星辰大海的壮阔史诗。

这首歌如同打开时空的钥匙,让我们得以循着苍茫戈壁的烛光与茫茫草原的星光,回溯中国航天从筚路蓝缕到九天揽月的非凡征程,读懂刻在火箭箭体与航天人心间的精神密码。

烛光荧荧 戈壁深处的创业史诗

"回望祖国的航天路,国力贫乏,无力支撑",歌词里寥寥数语,道出的是一段浸透着风沙与汗水的创业岁月。

在贺兰山以西、祁连山以北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春季风沙起,风吹石头跑" 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最初的真实写照。1956 年 10 月 8 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让这片被称为 "东风航天城" 的荒漠有了第一缕希望的光。

初代航天人用 "蓝天作帐地当床,黑河边上扎营房,三块石头架口锅,野菜盐巴当干粮" 的豪情,在绝对贫困与技术封锁的双重困境中,点燃了 "苍茫戈壁,烛光荧荧" 的信念之火。没有先进的计算设备,他们就用算盘一遍遍推演轨道参数;缺乏防寒设施,就在零下 34℃的冬夜里围着篝火记录数据;物资极度匮乏,却从未动摇 "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 的建院方针。1970 年 4 月 24 日,长征一号火箭从这片荒漠拔地而起,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太空,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正是对这段艰苦岁月最动人的回响。

这些席地而卧描绘的蓝图,不仅勾勒着火箭的轨迹,更奠定了中国航天精神的基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这十六字箴言如同沙漠中的胡杨,深深扎根在每一位航天创业者的心中,成为后来者仰望星空时最坚实的依托。

繁星点点 草原见证的精神传承

"回望祖国的航天人,一代一代,前赴后涌",歌声里的传承故事,在戈壁与草原间生生不息。内蒙古四子王旗的阿木古郎草原,这片 "航天器回家的港湾",用 "繁星点点" 见证了无数航天人 "默默奉献,勇敢地向前" 的身影。从 1999 年神舟一号返回舱在此着陆,到 2024 年嫦娥六号携月背样品归来,草原上的牧民们或许讲不出复杂的航天原理,却用最朴素的行动守护着航天梦想 —— 每当有返回任务,上千亩草场就会为航天事业让步,成为航天精神最生动的注脚。

这种奉献精神在航天队伍中形成了跨越代际的接力。在航天三院的实验室里,54 岁的老赵、38 岁的胡哥和 27 岁的小韦组成的三代团队,用茶缸的余温、咖啡的热饮与冷萃冰鲜的碰撞,书写着 "老带新" 的传承之光。老赵编写的系统设计作业指导书成为新人必读经典,胡哥将 "严慎细实" 的作风融入每道焊缝的检查,小韦则带着 "打破砂锅问到底" 的精神探索前沿技术。当他们的三色批注在设计报告上交织,传递的不仅是技术经验,更是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的载人航天精神。

从戈壁深处的建设者到草原上的守望者,从技术大拿到青年新锐,正是这 "前赴后涌" 的接力,让中国航天在六十余载岁月中始终保持着蓬勃生机,将 "飞天" 的种子播撒在更广阔的天地。

激情豪迈 九天之上的中国足迹

"向前向前向前,飞天吆飞天",歌声中的豪情壮志,早已化作太空中越来越多的中国印记。1992 年 9 月 21 日,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921" 工程的 "三步走" 战略为中国航天铺就了清晰的发展路径。2003 年 10 月 15 日,神舟五号载着杨利伟直冲云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让世界看到 "我们腾飞的脚步"。

此后的二十年间,中国航天以 "每 90 分钟绕地球一圈" 的速度不断刷新纪录: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迈出太空第一步,天宫一号实现太空授课,嫦娥五号带回月球土壤,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 截至 2025 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已将 400 颗航天器送入太空,从 "东方红" 到 "北斗",从 "神舟" 到 "天宫",航天器的名字在变,但 "勇于攀登" 的精神内核始终如一。

当神舟飞船的返回舱在四子王旗草原稳稳着陆,当空间站的机械臂在太空精准对接,当月球车在月背留下第一道足迹,这些瞬间都化作 "茫茫宇宙回响起" 的 "激情豪迈"。正如歌词所唱,"苍茫大地回响起,神舟的激情豪迈",这种豪迈不仅来自一次次成功发射的喜悦,更源于从 "两弹一星" 精神到新时代北斗精神的一脉相承,源于一个民族对未知世界永不停歇的探索热情。

结语 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

《飞天》的旋律渐渐远去,但它所吟唱的故事永远鲜活。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胡杨林到四子王旗草原的星空,从烛光荧荧的绘图板到量子计算机的屏幕,中国航天的路越走越宽,而航天精神的火种始终炽热。

那些 "席地而卧" 的夜晚,那些 "默默奉献" 的身影,那些 "向前向前" 的脚步,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

当我们再次唱起这首歌,看到的不仅是火箭腾飞的壮丽景象,更是一个民族在追梦路上展现的坚韧与智慧。

戈壁的烛光早已化作九天之上的星光,照亮着更遥远的征途,而 "飞天" 的故事,还将在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奋斗中,书写出更加激情豪迈的新篇章。

来源:艺人白杨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