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源城再添3位省级特级教师、4位“南粤优秀教师”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9 17:34 1

摘要:日前,广东省第十二批特级教师名单公布,河源市源城区教师发展中心梁嫣锋、啸仙中学刘超源、雅居乐小学袁红梅3位教师入选。至此,源城区省级特级教师增至8人,标志着区域师资队伍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他们深耕教学一线,以卓越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源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

日前,广东省第十二批特级教师名单公布,河源市源城区教师发展中心梁嫣锋、啸仙中学刘超源、雅居乐小学袁红梅3位教师入选。至此,源城区省级特级教师增至8人,标志着区域师资队伍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他们深耕教学一线,以卓越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源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梁嫣锋:数字赋能教研,打造区域教育“智慧引擎”

作为源城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梁嫣锋以“技术融合”与“精准教研”双轮驱动区域教育变革。她创新构建“1+1+4+2”闭环视导模式,年均深入学校听课超120节,足迹覆盖全区60所小学,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教学改进方案,该模式获评省级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她主持省级课题《小学数学教师数字技术应用实践研究》,推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与数学课堂深度融合,开发的多个微课荣获省级一等奖;主持设计的“三阶三维”青年教师培养策略,助力12名教师在省市教学竞赛中斩获特等奖。近五年,她开展专题讲座50余场,培训教师超1500人次,区域教师满意度达98%,成为引领源城小学数学教育迭代升级的核心力量。

源城区教师发展中心梁嫣锋

刘超源:问题链激活思维,锻造初中数学“金课”范式

啸仙中学教务主任刘超源,以21年教学实践凝练出“问题化、思想化、结构化”的“三化”教学特色。他首创“问题导学”教学模式,通过精心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度探究,让数学思维可视化。其主持的省级课题《初中数学中指向深度学习的问题链教学设计实践与研究》,提炼出“问题设计六性”“引导时机六时”等实操策略,在全省推广。作为河源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他培养的青年教师罗景丽、黄志敏获市级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担任教务管理者期间,他推动集体备课革新,主导“教师说题比赛”“好题推荐”等特色教研活动,辐射带动区域教师专业成长。他坚持为后进生定制“思维阶梯本”,让抽象数学有了温度,曾用3个月帮1名厌学少年重拾信心,其最终考入重点高中。学生称他“用真心教书,用爱心育人”。

源城区啸仙中学刘超源

袁红梅:思政融合乡土,播种家国情怀的“育苗师”

雅居乐小学德育处主任袁红梅,开创“时政热点+本土文化”双线融合的思政育人模式。她以项目式学习为抓手,设计“守护万绿湖”“家乡文化传承”等实践课程,带领学生走进社区、乡村,用“说写画做拍”多元形式完成作品2000余件,其中一年级学生环保作品被和平县林业局采用。她主持省级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思政课项目式实践研究》,主编校本教材《思政课程建设成果汇编》,将河源红色故事、客家文化融入课堂;作为河源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培养的年轻老师获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近五年,其团队获省市区奖项52项,辐射教师超3000人次,真正实现“思政小课堂”连接“社会大课堂”。

源城区雅居乐小学教师袁红梅

此外,今年8月,广东省教育厅公布新一批“南粤优秀教师”评选结果。源城区4位教师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突出的育人实绩和深厚的教育情怀,脱颖而出,获此殊荣。他们来自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用热爱与坚守书写育人篇章,以专业与创新彰显师者风采,展现了源城区教师队伍的强大实力和时代风貌。

何洁露:童心守护者,创新幼教的践行者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何洁露老师对此深有体会。作为源城区机关第三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她深耕幼教一线,用爱心和智慧呵护每一颗童心。她独创“玩中学、做中学”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探索世界、在动手中发现乐趣。她制作的玩教具《客家情》获省级二等奖,指导的幼儿作品《嘘,不要告诉别人》荣获广东省青少年网络素养主题活动二等奖。2025年4月,她跨越千里,赴西藏林芝开展送教活动,将广东先进的幼教理念带到雪域高原,用一堂堂精彩的公开课,为当地幼儿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源城区机关第三幼儿园何洁露

梁秋鹊:跨越山河,播种希望的育人使者

从教20年,梁秋鹊老师的教育足迹遍及广东农村和西藏高原。十年农村任教的坚守,三年援藏支教的奉献,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在西藏林芝市第二小学期间,她克服高原反应,适应文化差异,精心调整教学方法,所带班级成绩显著提升,荣获“自治区优质课一等奖”。她的多篇教育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期刊,教育成果获得广泛认可,荣获“河源市十大最美教师”等称号。

源城区东埔中心小学梁秋鹊

殷韬:农村教育的守望者,数字化教学的先行者

“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这是殷韬老师不变的追求。作为源南镇双下小学教务处主任,她长期坚守在农村教育一线,致力于教育数字化改革,连续多年在广东省“双融双创”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开发的数字化教学案例成为区域标杆。在她的推动下,农村学校的课堂焕发新的生机,孩子们通过数字技术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她主持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用专业和智慧为农村教育提质增效,用实际行动证明“优质教育无处不在”。

源城区双下小学殷韬

朱兴国:高中教育的坚守者,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一个都不能少”,是朱兴国老师从教20年来的执着信念。担任班主任17年间,他成功转化23名后进生,转化率达到100%。独创的“情感教育+兴趣引导”育人模式,让无数学生重拾信心、实现梦想。他所带班级专科上线率连续多年保持100%,本科录取率稳步提升。在担任德育副主任和安全管理负责人期间,他构建完善的德育体系,强化校园安全管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他曾荣获“河源市优秀教师”“源城区劳动模范”等称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源城区东埔中学朱兴国

三位新晋特级教师的涌现,是源城区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生动缩影。梁嫣锋的“智慧教研”、刘超源的“思维课堂”、袁红梅的“乡土思政”,分别从教研创新、课堂变革与思政育人等多个维度,体现了以学科创新践行育人使命的探索与实践。同时,四位南粤优秀教师作为全区教师的优秀代表,他们扎根讲台书写坚守,潜心育人诠释担当,追求卓越彰显实力,不忘初心映照情怀,集中展现了广大教师的高尚师德与专业精神。他们共同用实际行动诠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从理念到行动,从个人到群体,从探索到示范,彰显了源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近年来,源城区教育系统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完善培养机制、强化政策保障、营造尊师重教氛围,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未来,源城区将继续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芸芸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