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人的误解和嘲讽,就像一根束缚你的绳子,你越在意,绳子就会勒得越紧,让你在自我怀疑与消耗中逐渐失去自我。
为什么我们会反复陷入“自证”的漩涡?
别人一句随意的指责或者反问,就会瞬间启动“自证清白”的主题演讲:
喋喋不休地说很多话,奋不顾身地做很多事,就是为了证明“我是对的”,使他人可以理解你,相信你?
一、过度自证,到底有多可怕?
知名博主曾经讲过一件事。
有一天早晨他去买菜,路过水果摊,打算买一斤枣。
旁边站一男顾客,跟他不认识也不相干,一个劲儿在旁边说:
“就买这么点儿?吃不起啊?你这日子过的太寒碜了!”
博主听完,当场想跟他battle一番,证明自己并不穷。
但是冷静三秒钟后,他还是笑了笑,立马跟对方承认说:
“对,我穷,吃不起,您开心就好”,随即立马转身走开。
为什么这么做呢?
博主说:
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过得不快乐,就是太容易陷入“自证陷阱”了。
他人的误解和嘲讽,就像一根束缚你的绳子,你越在意,绳子就会勒得越紧,让你在自我怀疑与消耗中逐渐失去自我。
若任由这根“绳子”束缚,就会在越缠越紧的困境中无法自拔。人生的很多烦恼,就源于过度在意他人的看法,总想向外界证明自己。
如果你每天都只想着“别人会怎么看我”,只想着得到他人的认可,而从来不去思考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子,那么你的“自证”只会是一场自我内耗的无效循环。久而久之,你就会在别人的眼光里逐渐失去自我。
二、“以自我为中心”隐藏着什么?
为什么不能潇洒的一拍桌子说:老子从今天开始不需要任何人的理解?
倘若此类念头时常在脑海中翻涌,这恰恰表明我们内心深处极度渴望被他人看见。
追溯根源,或许是因为童年的我们常常被忽视,内心仿佛缺失了一角,总觉得自己有所亏欠。那段被忽视、不被关注的童年时光,就像一道无形的枷锁,让我们在成年后,对被看见和被关注产生了过度的执着。
我们依赖关系,就像襁褓中的婴儿渴望妈妈的怀抱,渴望在各种关系里寻觅自身价值,从他人的目光中确认自己的存在。
这一念头,或许也反映出我们自体客体边界的模糊不清。
人们常说某人“以自我为中心”,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种让外界与自我保持高度统一的幻想。
心理发育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能够构建起自体客体的清晰边界,清楚地认识到“我是我,世界是世界”。
要知道,这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道路,没有谁能真正做到感同身受。倘若边界模糊,我们就会陷入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总觉得别人应该时刻与自己保持一致,为此不惜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却只能收获无尽的痛苦。
反观那些智慧豁达之人,他们拥有清晰的自体客体边界,能够包容更多不同的声音。面对分歧,他们看破而不说破,微笑而不解释,因为他们深知,自己之外的世界是无法完全掌控的,而且他们具备不被外界事物轻易影响的能力。
这一念头还可能暗示着我们正被过于严苛的超我所控制,对“我是好的,我是对的,我没问题”有着过度的执着。
这种执着的背后,是内心深处的不自信。这种不自信并非简单的自我怀疑,而是源于一种深层的认知:不相信自己能够无条件地获得爱与幸福,觉得自己必须严格遵守规则,事事都做正确,绝不犯错,才配得到爱与美好,否则就不值得被爱。
真正的自信,源自内心充盈的爱。那些在成长岁月里,被父母给予无条件之爱的人,就像被阳光雨露悉心浇灌的幼苗,往往能更自然地生长出自信的枝干,塑造出健全而坚定的人格。
相反,过度严格的超我,恰似一副沉重的枷锁,其背后常常隐匿着一位挑剔、苛责的抚养者。他们的教育方式,如同冰冷的寒风,让我们在成长中缺失了无条件爱的温暖体验,心灵也因此在自信的道路上徘徊不前。
倘若我们总是身不由己地反复陷入“自证”的泥沼,在无尽的解释与辩解中,感受到的只有数不清的麻烦、身心俱疲的心累以及难以言说的痛苦,那我们又该如何挣脱这无形的枷锁呢?
其实,我们不必总是痴心妄想地去改变和控制那些“我之外”的纷纷扰扰。外界的声音,如同变幻莫测的风,我们无法让每一阵风都按照自己的心意吹拂。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学着慢慢地修炼,建立起不被外界反向控制和改变的强大定力。就像那屹立不倒的山峰,任凭狂风呼啸,我自岿然不动。
三、放弃对于“正确”的盲目执着
人生在世,本就有法律的底线为我们划定行为的边界,有道德的约束为我们指引心灵的航向。在这有限的框架内,我们不妨多给自己一些关爱,多宠爱自己一点,又有何不可呢?
灵魂注定是孤独的行者,只能独行于这漫漫人生路。我们也不能永远依赖他人的目光来定义自己,不能总是从他人的眼中寻找自己的价值。
我们必须先稳稳地站住,在内心深处筑起一座坚固的堡垒,让自己成为自己最坚实的依靠。
被理解、被信任,那自然是人生中的美好馈赠,如同春日里的暖阳,温暖而惬意。然而,倘若遭遇被忽视、被误解,我们也不必过于执着,不必非要将自己的心赤裸裸地掏出来给人看。毕竟,有一句话说得好,“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有些人的不理解,并非我们的错,又何必强求呢?
生命存在的本身,就是一场盛大而独特的意义之旅。它不需要他人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更不需要通过不断地证明来彰显自己的存在。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创造无条件爱的体验。就像在心灵的花园里,播下爱的种子,用温暖和关怀去浇灌,让它生根发芽,绽放出生命全然的自由和洒脱之花。
来源:胜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