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赛事门球项目决赛的最后一杆落定,深圳大运中心体育场内掌声与欢呼雷动,为这场汇聚全国28支队伍、吸引众多市民参与的群众体育盛会画上圆满句号;与此同时,深圳昆仑鸿星女子冰球队的训练馆内,队员们正以冲刺姿态备战新赛季,全力朝着联赛卫冕目标迈进
当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赛事门球项目决赛的最后一杆落定,深圳大运中心体育场内掌声与欢呼雷动,为这场汇聚全国28支队伍、吸引众多市民参与的群众体育盛会画上圆满句号;与此同时,深圳昆仑鸿星女子冰球队的训练馆内,队员们正以冲刺姿态备战新赛季,全力朝着联赛卫冕目标迈进。
深圳大运中心外景。
从全民共享的群众体育,到追求卓越的专业竞技,两大体育场景在龙岗交相辉映,不仅勾勒出城区体育事业的蓬勃图景,更彰显了龙岗以体育为笔,扎实书写“体育兴城”新篇的坚定步伐。
01 竞技体育多点突破 人才培养硕果累累
“剑指冠军!”近日,深圳昆仑鸿星女子冰球队举行媒体开放日,队员们身着训练服在冰面疾驰,传球、射门动作行云流水。这支扎根龙岗的队伍正全力备战2025-2026赛季中国女子冰球职业联赛,这已是她们连续第九个赛季征战顶级联赛。
深圳昆仑鸿星女子冰球队备战联赛。
为了在新赛季保持优势,今年8月初,主教练齐雪婷带领赵启男、刘智新等6名队员,专程赴瑞士弗里堡·戈特龙冰球俱乐部开展为期半个月的赛前集训。期间,队员们不仅与俱乐部一线队伍同场打磨技术,还通过3场热身赛实战交流,近距离感受欧洲球队的战术风格与对抗强度。
深圳昆仑鸿星女子冰球队备战联赛。
“这次集训让我们摸清了欧洲球队的节奏,特别是在身体合理冲撞方面收获很大,对新赛季卫冕很有帮助。”齐雪婷信心满满。这份底气源于球队的辉煌战绩:自2017年成立以来,该队转战加拿大、俄罗斯及中国女子冰球职业联赛,8个赛季中4次斩获总冠军。9月7日,她们将赴内蒙古呼伦贝尔开启新赛季的卫冕征程。
深圳昆仑鸿星女子冰球队备战联赛。
冰球场上的突破只是龙岗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的一个缩影,这种跨越式进步在青少年运动员中尤为明显。今年8月,龙岗区青少年业余体校的欧阳荣馨、方珍珠、陈沁瑜3名女足小将,凭借扎实的技术和稳定的发挥,成功入选U17国家女子足球队集训名单,赴长春备战U17女足世界杯。龙岗体校女子U16梯队更是屡创佳绩——4月代表中国出战法国蒙太古杯国际足球邀请赛,勇夺亚军;6月助广东队在第十五届全运会女足U16组比赛中摘得银牌,追平广东队全运会女足项目历史最佳成绩。
龙岗3名女足小将入选国家队集训。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体教融合”战略在龙岗的深入推进。龙岗区青少年业余体校以“校园普及+精英培养”双轨模式为核心,构建起覆盖训练、赛事、保障的完善体系:以体校为核心抓手,建立足球、篮球、田径、游泳等重点项目运动队,并设立专业训练基地;通过每年举办多项青少年赛事,形成“以赛促训、赛训结合”的良性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市、区、校三级联动整合优质资源,为竞技人才成长提供沃土。
更值得一提的是,龙岗还与国家体育总局深度合作,先后共建国家冰球项目训练基地、中国国际象棋国家队深圳龙岗训练基地、中国国家田径队深圳龙岗训练基地等国家级平台。这些基地不仅为国家队训练提供支撑,更形成“竞技带动群众、群众反哺竞技”的集聚效应,推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与体育产业协同发展。
02 群众体育热力升腾 赛事活动惠及民生
“加油!广东队!”“四川队,雄起!”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赛事门球项目决赛在深圳大运中心体育场举行,现场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来自全国各地的28支代表队、459名运动员齐聚绿茵场,以一次次精准击球、一场场战术博弈,为观众奉献了连场精彩对决。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赛事门球项目决赛现场。
为了让更多市民从“观看者”成为“参与者”,赛事同步推出的嘉年华活动成为人气焦点。现场设置门球体验、趣味投篮等五大功能区,吸引众多亲子家庭轮番上阵,孩子的笑声与家长的鼓励声交织回荡。“以前总觉得门球是‘老年人运动’,亲身体验后才发现很讲战术,打一局下来全身都得到了锻炼!”带着7岁儿子前来体验的市民李女士开心地说。
事实上,龙岗的体育活动早已不限于大型赛事,更深入日常、覆盖各年龄层和不同群体。2月19日至23日,第34届国际乒联—亚乒联盟亚洲杯(简称“深圳亚洲杯”)在深圳大运中心体育馆激情上演。5天赛程中,128场对决扣人心弦,运动员不断挑战极限、突破自我;赛场外,第二现场直播区、非遗手作展示、互动游戏打卡点等活动同步开展,让球迷在观赛之余深入感受龙岗的魅力与活力。
门球赛事推广活动。
亚洲乒乓球联盟主席卡里尔·阿尔·默罕纳迪评价道:“毫无疑问这是高水平、高水准的赛事,我认为这是最好的乒乓球赛事之一。”
从大型赛事到社区活动,龙岗始终以“惠民”为核心,让体育融入市民生活。据统计,2024年龙岗区推出惠民文体活动超1.6万场次,惠及市民超670万人次。近年来,龙岗精心策划全民健身活动月、文体旅游休闲季、社区运动会等系列活动,为居民和青少年带来“运动旋风”;同时将体育与公益结合,创新推出“体育+公益”模式——自2017年至今,累计资助金约764万元,资助84个优质体育关爱项目,服务超10万人次,“不再孤独冰球队”等品牌项目更为特殊群体打开通向世界的新窗口。
03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 联动共促发展
“为推进群众体育高水平发展,龙岗区不断优化全民健身指导服务,满足居民高品质健身需求。我们建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体系,让专业指导覆盖每个角落。”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创新推出“你学我教”“送教上门”服务模式,让体育指导更贴近群众需求。到2025年,龙岗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将达48%,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9人。
而对新兴体育项目的超前布局,更体现龙岗的前瞻眼光。2025年,龙岗区成立少年无人机运动队,既契合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又开辟体育人才培养新路径,这种“体育+科技”的跨界融合,为龙岗体育注入新活力。
龙岗全民健身赛事开展。
“龙岗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体育事业,推动体育产业、体育事业与竞技体育协调融合,把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思想落到实处。”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既要让普通人有地方健身、有赛事可参与,感受体育带来的快乐;也要让有体育天赋的孩子走上专业赛场,实现运动梦想。”
如今,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与竞技体育“多点开花”相得益彰,二者之间的壁垒逐渐打破,联动效应日益凸显。近年来,龙岗大力开展体育关爱工程、社区运动会、中小学体育赛事等群众性、普惠性活动,覆盖各年龄段、各层次人群,形成“月月有比赛、周周有活动、处处可健身”的运动氛围,有力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联动发展,为高质量建设“体育之城”注入强劲动能。
龙岗全民健身赛事开展。
“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强调,群众体育的普及为竞技体育输送人才,而竞技体育的优异成绩则产生示范效应,进一步推动群众体育普及,二者协同发力,充分彰显体育的综合价值。
从冰球赛场的卫冕冲刺到女足小将的为国备战,从全国门球赛的全民欢腾到社区健身的日常烟火,龙岗正以竞技体育为骨干、群众体育为肌理,绘就一幅“人人热爱体育、处处可享体育”的生动图景。未来,随着“体教融合”战略持续深化、惠民体育赛事不断拓展、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日益完善,龙岗的体育事业将持续迸发活力,为城区发展注入更强动力,让体育成为市民幸福生活的亮丽底色。
版权声明:龙岗融媒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赵薇
编辑:刘芳菲
本文来自【深圳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