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量迁移人口,中国2座城市被“霸占”,本地民众苦不堪言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9 18:28 1

摘要:尤其是上海和苏州这两座城市,日本人来得特别多,一度让本地人觉得自家地盘快被占了。数据上看,2023年在华日本人还有10万多,到2024年10月,已经掉到9.75万左右,这是20年来的最低点。

日本是个岛国,土地小,资源少,工作压力大,好多人觉得在家乡混不下去,就开始往外跑。中国离得近,经济又热闹,自然成了不少日本人的首选。

尤其是上海和苏州这两座城市,日本人来得特别多,一度让本地人觉得自家地盘快被占了。数据上看,2023年在华日本人还有10万多,到2024年10月,已经掉到9.75万左右,这是20年来的最低点。

2025年上半年,数字还在下滑,估计会继续减。为什么会这样?一方面是日本企业撤得快,另一方面是最近几年发生的一些事,让日本人觉得在中国待着不踏实。

先说说日本人为什么爱来中国。国内老龄化严重,年轻人负担重,工作卷得要命,很多中产阶级想找个新地方喘口气。中国市场大,机会多,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外资环境宽松。

上海是国际大都市,苏州工业园区日企扎堆,早几年日资工厂超过2000家,生产电子零件、汽车部件啥的。不少日本人先是公司派驻过来,干着干着就把家属接来了。

社区里建起日本超市、餐厅、学校,生活跟在家乡差不多。古北新区在上海就是典型,街道上日文招牌到处是,超市卖寿司和酱油,学校教日语课程。

苏州高新区也类似,日本人聚居区形成“小日本街”,人数一度上万。2023年上海日本人超5万,苏州几千,整体占比不算大,但集中在一两个地方,就显得特别扎眼。

本地人一开始也没觉得啥,毕竟日企进来拉动经济,带来就业和税收。苏州GDP好几年靠日资顶着,工厂雇了不少中国人,产业链连带周边小企业也活了。

但时间长了,问题就出来了。就业竞争先冒头,日本企业招聘时偏向本国人,经验匹配的优先录用,中国年轻人投简历等半天,结果岗位被日本人拿走。

住房也紧张,古北和高新区租金蹭蹭涨,本地家庭看房时发现好公寓早被租光了,房产中介直摇头。医疗教育资源分摊,医院排队更长,学校名额挤占,本地小孩上学压力大。

一些人抱怨,城市资源有限,外来人口一多,就瓜分得厉害。人才流失也成问题,年轻人觉得机会少,转头去其他城市闯荡。社会治安隐忧起来,个别不法分子钻空子,影响稳定。

最闹心的还是2024年那几起袭击事件。6月24日,苏州高新区塔园路新地中心公交站,一名安徽籍男子周加胜持刀冲一对日本母子下手。

母子受伤,校车引导员胡友平上前挡,被捅多刀,不治身亡。现场乱成一锅粥,警方抓了人,但事件震动中日两国。日媒大肆报道,在华日本人恐慌,好多企业员工家属想撤。

三个月后,9月18日,深圳日本人学校附近又出事,44岁男子钟长春捅了10岁日本男孩,男孩送医后次日去世。事发“九一八”纪念日,网上议论纷纷。

进到2025年,8月1日,苏州再发类似,一对日本母子遭石块攻击,受伤不轻。嫌疑人被抓,但连续事件让日企坐不住了。苏州工厂关门潮起,设备拆走,工人失业。上海社区日本人少下去,街道冷清,餐厅关张。

这些事一出,日企撤离加速。原因多,经济放缓是头一个,中国工资涨,生产成本高,需求低迷,汽车销售不景气。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中美摩擦波及,间谍法啥的让外资不安。

袭击事件成导火索,日本政府警告企业,员工安全第一。2024年调查显示,近半在华日企觉得经济会恶化,计划缩减投资。商务部数据,外资整体下滑,2024年降27%,日资也不例外。

三菱日联研究说,仇日情绪蔓延,投资环境差,不赚钱还风险高。像普利司通关沈阳工厂,松下、佳能减产转移。

2025年上半年,日本对华投资逆势增长点,但整体趋势是出走。企业主回国分享经历,提醒同胞小心。中国日本商会调查,58%企业2025年保持或增投,但更多是高端技术领域,低端制造业走人。

本地民众看法两极分化。历史恩怨深,好多人对日本人来中国本就不待见。网上有人为袭击叫好,说是报复啥的,但这声音被批危险。更多人觉得,移民带来活力没错,但资源抢占太气人。

就业岗位少,房价高,生活成本升,本地人苦哈哈。舆论调查,中日互感度低位徘徊,中国人好感21%,日本人对中国负面多。

台媒报道,日本那边也担心中国人去他们国家占社区,拉房价,文化冲突。但在中国,焦点是日本人聚居区让本地人觉得被霸占。

话说回来,中国对外开放姿态没变,管理严起来,外籍登记严格,社区巡逻多。政府平衡发展安全,税源减少后,地方调整政策稳经济。但本地民众苦不堪言这点,确实存在。

资源有限,人口多一波,压力就大。苏州上海日本人降到低点,社区空置,经济影响波及。企业撤,失业增,产业链断。

长远看,移民双刃剑,活力和摩擦并存。希望管控好,别让小事酿大祸。大家生活不容易,互相体谅点。

来源:看电影看到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