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换完还得硬着头皮扮成别人去上班?1914年9月14日的南大西洋上,一条船就这么干了——德国客轮特拉法尔加角号前一天刚贴完南非航运的logo、刷上新漆,第二天就被英国老同事卡玛尼亚号当场拆穿,俩人直接开干。
你换过工作吗?
换完还得硬着头皮扮成别人去上班?1914年9月14日的南大西洋上,一条船就这么干了——德国客轮特拉法尔加角号前一天刚贴完南非航运的logo、刷上新漆,第二天就被英国老同事卡玛尼亚号当场拆穿,俩人直接开干。
问题是,假扮到底能不能保命?
还是越装死得越快?
那天海面不算大浪,但火药味呛鼻。
特拉法尔加角号把船舷的八门老炮绑在甲板,水手们衣服都是上岸现凑的西装外套改的,开火前先拿帽子盖脸,怕熟人认出来。
对面卡玛尼亚号更离谱,邮轮原配的爵士乐队刚拆完,炮架就从餐厅窗口塞出去,琴键当垫片,鼓槌用来敲炮弹底火。
两边都清楚:谁先认出对方,谁先怂,谁就输。
第一轮炮弹穿过特拉法尔加角号的空餐厅,德国炮长原以为里面没人,结果延时引信穿过船腹才炸,把隔壁冷藏库的牛排全烤焦,却没打死几个兵。
卡玛尼亚号的炮弹则碰到钢板就炸,碎片四散,像撕纸一样撕开德舰外壳,船长维茨还没喊“左满舵”,脚就被弹片削了一块,血顺着裤管倒灌进靴子,五分钟后人躺在舵轮旁边,没合上眼。
他最后一句是:别让他们看见我们的烟筒——可两座烟囱早被烧得通体红亮,谁都看得见。
打到下午四点,德国船长没了,机械师抱着半截胳膊在替轮机舱加油,船体倾斜十七度。
英国船也好不到哪去,甲板上火从桅杆顶烧到厨房,厨师用锅接海水一桶一桶往火苗上泼,裤子被火星烫出十个洞。
双方炮管红得能烤面包,弹壳堆成小腿高,水兵踩着黄铜壳子跑步填弹,脚底烫得直跳。
可谁都不敢先停火——谁先停,谁就承认自己不是正规军舰,而是披着马甲的民船,丢人得沉海里做标本。
傍晚六点,特拉法尔加角号的锅炉舱被击出一个三米宽口子,海水哗啦啦灌,像开水龙头。
副舰长把剩下的人赶到救生艇,最后一个跳海前还把舰旗卷进防水袋——他后来对记者说:丢人可以,丢旗不行。279人被路过的煤船捞起,第二天醒来漂在阿根廷外海,护照被没收,关进铁皮仓库啃土豆三个月。
卡玛尼亚号拖着满身窟窿连夜跑直布罗陀,一路上风把烧穿的主桅刮得像哨子。
统计:自己人死9个,伤16个,船身304处穿孔,光用锤子和木楔堵洞就忙了八天。
可它活下来了,年底又跑到达达尼尔海峡运兵,照样挤满大兵打牌写家信。
船壳后来焊了双层钢板,船舱里挂着一块铜牌,上头一句话:We were no battleships, still we fought like one.
说到底,两边都不是海军出生的硬核战舰,一个本来跳舞泡茶的客轮,一个装煤运邮件的货色,却在大洋里干出了主力舰的味道。
民用船披军衣确实能上阵,可命只有一条,装甲就是油漆和谎言。
骗得过望远镜,骗不过火药。
真正赢的人不是炮大,而是还能回家修船的那位——别的,都被海底记住了。
来源:敏岚的日常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