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式军绿色耳机、复古电报机等模型错落陈列地摆放,摩尔斯电码的清脆声响不时回荡……这是9月9日下午的重庆广电大厦一楼大厅,现场的布置既特别又用心,营造出浓郁的谍战气氛,令人如同穿越到没有硝烟的特殊战场。当天,以“谍影重重,声波传情”为主题,80集有声剧《重庆谍战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赵欣
老式军绿色耳机、复古电报机等模型错落陈列地摆放,摩尔斯电码的清脆声响不时回荡……这是9月9日下午的重庆广电大厦一楼大厅,现场的布置既特别又用心,营造出浓郁的谍战气氛,令人如同穿越到没有硝烟的特殊战场。当天,以“谍影重重,声波传情”为主题,80集有声剧《重庆谍战》全平台上线启动仪式在此举行。
启动仪式现场。记者 赵欣 摄
有声剧《重庆谍战》由重庆出版社与重庆广播联合打造,改编自重庆出版社出版的作家孙志卫的同名小说。
“这是一部凝结着墨香与声浪的作品,是我们两家单位怀着对历史的敬畏、对英雄的追思,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献上的一份礼物。”重庆出版社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高岭告诉记者,该剧希望通过以声音为载体还原抗战时期重庆隐秘战线的一段历史,引领更多受众回望历史,致敬伟大抗战精神。
作为一位在谍战题材领域颇有建树的作家,早在2016年,孙志卫就在重庆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长江谍战”三部曲第一部——长篇小说《武汉谍战》,市场反响热烈。作为三部曲的第二部,《重庆谍战》以曾在重庆真实发生的抗战隐蔽战线的历史为原型,讲述了多方情报人员的复杂暗战,刻画了一批战斗在隐蔽战线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讴歌了地下工作者“以信仰为刃、以智慧为盾”的忠诚与牺牲。
“重庆作为中国抗战大后方中心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指挥中心,为最终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重庆当时是多方角力的战场,隐蔽战线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我希望借《重庆谍战》致敬这段历史。”孙志卫在专程为启动仪式发来的祝贺视频中这样说。除了查阅众多史料,2019年,他还在小说责任编辑周北川陪同下,专程来渝考察多个抗战遗址,并走访了新华路、打铜街、较场口、七星岗、通远门、陕西南路、白象街和海棠溪等老重庆街区,置身历史曾经发生的现场,感受那段峥嵘岁月的风云激荡。
“几年前,《武汉谍战》曾吸引版权方接洽影视改编,足以印证三部曲的转化价值。今天,《重庆谍战》以有声剧的形式上线,实现了纸质图书向多形态转化的新起点。”重庆出版社资深编审周北川说,小说中真实历史与艺术虚构紧密结合,情节悬念迭起、逻辑缜密,极其适合通过声音进行艺术的再创作;其强烈的画面感、密集的戏剧冲突和丰富的人物对话,也特别适合以有声剧的形式呈现。相信声音的艺术再造,那些惊心动魄的暗战较量、山城的烽烟岁月和角色内心的澎湃波澜,将以更鲜活的方式直抵人心,激励更多人勇毅前行。
“重庆出版社深耕红色题材多年,我们始终坚信,那些藏在纸页间的英雄故事,不该只在书架上静立,它们也可以响在人的耳边,更好地走进人们心里。”高岭表示,有声剧《重庆谍战》是出版转型之路上又一次“跨界”探索,是在浪潮袭来时,对墨香漫卷的静态表达的升级转化。
在重庆广电集团(总台)党委委员、副总编辑李春燕看来,作为聚焦重庆抗战的有声作品,有声剧《重庆谍战》承载了三重核心价值:其一为“历史教科书”,通过刻画无名英雄,提醒大众珍视和平;其二为“声音艺术品”,借助声音艺术让听众在脑海中构建重庆隐蔽战线图景,传递历史温度;其三为“文化传播桥”,以重庆元素为核心,通过全平台覆盖,让全国听众感知重庆抗战记忆。
据介绍,80集有声剧《重庆谍战》将在渝书坊+、云听、微信、喜马拉雅、猫耳FM、蜻蜓FM、网易云音乐等十大平台与用户见面,该剧首周一次性更新5集,后续每周一、三、五将定时更新。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