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哥们脸当场灰掉,才明白键盘上的十秒钟,可能是简历上一条大疤。
刷手机看到一条吐槽,第二天截图就被甩在工作群里,全组开复盘。
那哥们脸当场灰掉,才明白键盘上的十秒钟,可能是简历上一条大疤。
朋友圈也好,饭桌也好,说到底就是公共场合。
心里那点委屈一旦按了发送,就相当于拿大喇叭广播。
成年以后麻烦往往不是“做错事”,而是“说多了”。
说破、评人、点透,看似痛快,其实把对方的保护层扒得干干净净。
人家不会感激你“提醒”,只会记得当众被撕破脸。
家里的糟心事更是一样。
伴侣出轨、爸妈欠债、孩子厌学,这些像裸照一样发出去,没人帮你擦泪,只会换来七嘴八舌的二手热闹。
钱、病、感情,是成年人社交的“三不问”。
真想聊,找付费咨询师,或拉一个绝对守口如瓶的死党。
其他地方多一句就是留给别人的谈资。
沉默不等于憋着。
可以写私密微博、深夜跑三公里、给空气骂脏话,先把情绪泄洪出来,再决定对外的嘴闭多紧。
这样既护住了血压,也没在公众场合留下黑底白字。
职场上低调像降噪耳机。
开会不抢话,功劳让给团队,奖金还是一分不少打卡里。
领导觉得你稳,同事少了妒忌,升职加薪悄悄发生,连朋友圈都不用发一条。
文化差异也坑人。
对欧美同事直来直去,一句“你胖了不少”当场社死;同一句放到东京,可能被认为没礼貌;放在北京办公室,大家哈哈一笑。
出国打工、跨区合作,先学别人怎么闭嘴,才敢说第一句。
隐私要像wifi密码。
银行卡余额、检查报告、聊天记录,别随手给人看。
一次外卖地址泄露都能被推销打爆电话,更别说离婚细节传到全小区。
除了硬憋,情绪也有别的出口。
正念呼吸三分钟、周末画水彩、写日记烧掉,这些动作能让心里那口浊气排出去,又不制造新的战场。
成熟的嘴巴是一张可以上锁的门。
需要的时候打开,多数时候扣着,既不挡别人阳光,也把自己守得妥妥的。
来源:梦想情感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