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不仅是公益电影的放映现场,更是义马市精心打造 “文明实践 +” 创新模式的生动缩影。该市通过阵地联动、内容创新、科技融合三大核心策略,构建起全域覆盖、高效协同、精准服务的文明实践新体系,激活基层工作内生动力,探索出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文明实践新路径,持续
“一场电影,多重惊喜!不仅有孩子喜欢的趣味游戏,还有中医诊疗、免费绿豆汤,满满的童年回忆。”9 月 7 日,带着孩子观看电影的义马市市民刘青萍笑着说。
这不仅是公益电影的放映现场,更是义马市精心打造 “文明实践 +” 创新模式的生动缩影。该市通过阵地联动、内容创新、科技融合三大核心策略,构建起全域覆盖、高效协同、精准服务的文明实践新体系,激活基层工作内生动力,探索出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文明实践新路径,持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归属感。
阵地 +,织密服务网,筑牢万家幸福
“这个文明实践服务台很暖心,提供驱蚊水、饮用水、应急药品,太方便了!”
从夏季街头随处可见的清凉驿站 —— 为环卫工人、外卖员等户外劳动者提供消暑饮品,到节假日高速路口设置的流动服务台 —— 为过往宾朋提供多样化暖心服务,义马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圆心,联动 7 个所、35 个站,织就覆盖全域的文明实践服务网,让优质文化与民生服务顺着网格直抵群众家门口。中心统筹资源、基层所站扎根末梢,三级联动打破空间壁垒,实现服务半径 “零距离” 覆盖。
连续两年举办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大集,集多彩民俗、义写春联、新年彩妆、直播带货、爱心交换站等内容于一体,且在全市基层所、站同步开展,为群众带来一站式年味体验。常态性举办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月活动,兼顾传统与创新,优化服务内容 —— 从爱心义剪、文艺演出、党课微宣讲,到雷锋剪纸、雷锋盲盒、雷锋专列,让群众既增长人文知识,又收获家门口的温暖。
星空银幕下,“公益电影 +” 活动让广场变身露天影院:妇幼保健院提供中医推拿诊疗、120 急救中心现场演示急救法、餐饮协会送上消暑绿豆汤,光影里的感动与广场上的温暖交融。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 1200 余场文明实践活动,惠及群众约 4.5 万人次。
“以前看电影要去影院,现在家门口就能点单!想看什么播什么,放的都是最新国产大片!” 市民张宇的满意度,正是文明实践最生动的注脚。从阵地联动到全面开花,从 “送服务” 到 “种文化”,义马市以丰富活动为载体,让文明实践在供需对接中扎根,筑牢万家灯火里的幸福根基。
服务 +,打造 “宝藏课”,点亮多彩童梦
从体验 “小小接警员”、过 “主播瘾”,到化身 “小小消防员”、争当安全小卫士 —— 今年暑期,11 岁的石韫璞解锁了一众新身份。在义马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的小实践团活动中,20 多名小朋友沉浸式打卡市融媒体中心、市消防救援大队,解锁专业技能,体验知行合一。
除小实践团活动外,义马市依托中心(所、站)43 个文明实践阵地,汇聚返乡大学生、非遗传承人、热心志愿者等 3000 余人次志愿力量,精心打造 30 多种 “宝藏课程”。中心提前统一发布全市公益课堂课程表,涵盖国学礼仪、趣味编程、美术舞蹈、劳动实践、体能训练等,孩子可按兴趣就近选择,让 “行走的课堂” 从校园延伸到田园,化理论为实践。
“文化自信要从娃娃抓起!” 在义马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赵慧平老师教授餐桌礼仪,汉服萌娃沉浸式体验国学文化;在千秋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沈芳老师教授硬笔书法,翰墨飘香浸润童心;在常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非遗传承人李红波手把手教孩子剪纸;跳蚤市场活动中,孩子们化身 “小当家”,让旧物遇新主、环保融生活…… 丰富活动如清风沁心,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孩童心中生根发芽。
公益课堂实施以来,累计开展 850 余节课,惠及未成年人 1.6 万余人次。“参与公益课堂,让我打开了连接理论与实践的大门,对家乡的热爱更深了!” 返乡大学生志愿者杨子说。
科技 +,解锁新体验,赋能智慧文明
今年,义马市创新性推出 AI 数字讲解员 “耕宝”“新宝”—— 栩栩如生的数字人生动讲解中心各功能区,极大激发观众参与热情。
在劳动实践区,数字讲解员 “耕宝” 讲解农具使用与种子奥秘,邀观众一起 “趣” 劳动;在垃圾分类体验馆,数字讲解员 “新宝” 带孩子变身 “环保小卫士”,更多奇妙故事待探索发现。
数字赋能让文明传承焕发新活力:智能数字讲解扩大宣讲覆盖面、优化工作效率;多彩线上活动突破空间限制,方便更多市民参与。线上画展、有奖竞答、短视频宣传推广等形式,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拓宽受众触达渠道,提升活动渗透力与影响力。
义马市文明实践工作亮点纷呈:今年以来,河南省委宣传部将其公益课堂项目定为文明实践助力基层高效能治理的 12 个经验做法之一,通过《河南日报》《河南新闻联播》推广;该项目还在三门峡市 2025 年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交流活动中斩获 “一类项目”;“第十批河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奖” 荣誉,以及光明日报、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的报道,正是 “文明实践润心田” 的生动体现。
下一步,义马市将继续深化 “文明实践 +” 模式,整合资源、创新形式,为市民提供更丰富、更有温度的精神食粮,让文明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