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女孩在美轻轨上被刺身亡,却有人捐款支持凶手?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9 20:22 1

摘要:空气中仍带着傍晚的闷热,城市的轻轨蓝线列车像往常一样运行着,车厢里空调低频嗡鸣,乘客寥寥,手机耳机的音乐与车轮滚动声交织成夏洛特夜晚的背景音。

2025年09月09日 19:22法国

2025年8月22日晚上9点50分,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

空气中仍带着傍晚的闷热,城市的轻轨蓝线列车像往常一样运行着,车厢里空调低频嗡鸣,乘客寥寥,手机耳机的音乐与车轮滚动声交织成夏洛特夜晚的背景音。

乌克兰女孩Iryna Zarutska戴着耳机,穿着黑色印有“Zepeddie’s Pizzeria”字样的T恤,下班回家。她坐在靠窗的座位上,指尖在手机屏幕上滑动,动作轻快。

这一幕,她在基辅时也许每天都经历,只是这次,她不知道,危险没有停在东欧的战壕里,而是追到了美洲城市的钢轨之上,就在她身后的那一排,一双眼睛已经盯上了她。

从她上车后,列车仅仅只行驶了四分多钟。

身后的那名男子Decarlos Brown就突然起身,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折叠刀,左手抓住座椅栏杆,右手挥刀,猝不及防地朝Zarutska的颈部连刺数下。

没有争吵,没有对视,没有一句话。

Zarutska猛地抬头,眼神惊愕,试图护住自己,却根本来不及。她被刺中后抱膝蜷缩,喉咙被划破,血如喷泉般涌出,染红了她的工作服与座位。

十五秒后,她倒在地上,再也没有动弹。

车厢内尖叫四起,有人后退,有人奔逃,有人冲向车门狂按紧急按钮。而Brown,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拿着还在滴血的刀,转身走向车尾,甚至还在车厢连接处脱了外套,才晃悠悠下车。

这不是一场冲突,是一场猎杀。

先来看看遇害者。

Iryna Zarutska,23岁,来自乌克兰基辅。

她曾是一名艺术专业学生,会雕塑、会画画,还会设计独一无二的衣服。她2022年与母亲、妹妹、弟弟一起逃离基辅战火,来到美国寻求庇护。

短短三年,她在北卡找到了工作,在Zepeddie’s Pizzeria做兼职服务员,还报名了社区大学,梦想成为一名兽医助理。她的社交媒体页面上满是她给邻居狗狗洗澡、晒太阳、给宠物制作毛毯的画面。

她的邻居说她是个“永远带着笑容的人”,同事说她“总是把顾客放在第一位”,老师评价她“聪明、有天赋、从不迟到”。

可命运似乎并未对她网开一面。

再来看看杀人者Decarlos Brown,35岁的他,名字出现在警方记录上已有14次。

Brown是夏洛特本地人,早在2011年就开始累积犯罪记录,包括持械抢劫、入室盗窃、重大盗窃、店内行窃等等。他曾因抢劫被判刑五年,2020年刑满释放后,他变得越来越“异常”:幻觉、妄想、自言自语,还曾攻击自己的亲姐姐。

他的母亲曾试图为他申请长期精神康复治疗,也曾向法院申请强制收治,但因他年满18岁、母亲无法获得法定监护权而失败。

2025年初,Brown因滥用911被警方拘留。理由令人匪夷所思:他坚信有“人造物质”控制了他的饮食、语言和行为。警方给出“这是医疗问题”的答复后将他释放。

随后,Brown再次拨打911表达不满,被拘捕。但法院释放了他,只要他书面承诺出庭。原本法院还下令进行精神评估,但始终没有执行。

仅仅半年之后,他就在列车上将Zarutska刺死。

这起案件的的行凶过程被车厢内的监控系统完整记录。案发几天后,这段视频被公开,引发全美震动。

短短几秒的画面中,Zarutska安静地坐着,Brown无声地走向她,刀子毫无征兆地刺下。

视频迅速在网络传播,而社交媒体的震怒也开始酝酿。

不过,尽管这些视频造成了很大的轰动,但最初却被美国很多自由派媒体所忽视,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美联社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等。

马斯克在X平台上转发贴文,点名质问:为什么不报道?

特朗普很快也借机表态。他在一次公开采访中,称此案“令人发指”,“这是疯狂之人的行为,如果我们不解决这样的安全问题,美国就不再是美国。”

他还表示将考虑向夏洛特派遣联邦部队,以加强城市安全。

与此同时,美国保守派媒体与政治人物纷纷将此案视为“民主党治理失败”、“精神病泛滥”、“轻判惯犯”的铁证。

相反,夏洛特市长Vi Lyles的态度就有些模糊。

在Zarutska遇害后几天,她发表了第一份声明,并未指明受害者的身份,而是重点谈及了嫌疑人、无家可归和精神疾病等问题:

“首先,我向这名年轻女性的家人和朋友致以慰问和祈祷。这起悲剧事件凸显了与精神卫生相关的社会安全网以及应有的制度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不知道这名男子的具体病历,但我了解到的是,他长期以来一直与精神健康问题作斗争,似乎已经遭遇了危机。”

“我想明确表示,我并非在妖魔化那些精神健康问题困扰者或无家可归者,而且,无家可归者往往是犯罪的受害者,而不是施暴者。作为一个社区,我们必须更好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却无处可去的社区成员。”

这一立场在舆论场上遭到了猛烈批评,有人认为她“逃避责任”,甚至“试图模糊嫌疑人的恶行”。

直到一周多后,她迫于压力,才发表新声明,强调需要“两党合作解决惯犯缺乏制裁、精神疾病患者无法接受治疗等制度性漏洞”,并宣布加强夏洛特公共交通的安保部署。

还呼吁大家不要传播视频,“以示对受害人家属的尊重”。

千万别以为,为凶手说话的只有她一个,在案发数日后,一些支持Brown的GoFundMe众筹页面也随之出现。

有人声称:“他是精神系统和司法系系统失败的受害者。”

有人写道:“这不是谋杀,这是一次精神病发作。”

有人则打出种族牌:“黑人男性更容易被当作怪物。”

这些页面很快被GoFundMe平台删除。平台发言人表示:“任何为被指控暴力犯罪的嫌疑人筹款的行为,均违反服务条款,已全额退款。”

就这样,一场原本明朗的命案,开始在舆论中变得模糊、撕裂。

其实,据夏洛特警方的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市暴力犯罪同比下降了25%,但在Zarutska倒下的车厢里,这个数字毫无意义。

她从一个国家的废墟中逃生,却在另一个国家的系统缝隙中丧命。

她不是政治事件,不是数据,也不是社交平台争论的素材。

就如同Zarutska的母亲在GoFundMe上写下说的一样:

“她不是某种社会议题的代表,她是我女儿,是我们的光。”

来源:安徽乡村振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