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性患者频发意外过敏,甚至对抗过敏药也“过敏”,该如何破局?丨医起推理吧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9 19:44 1

摘要:严重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在接触过敏原后突发的、严重的、可危及生命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快速出现威胁生命的呼吸系统或/和循环系统问题,多数情况下会伴有皮肤黏膜系统症状。目前,各项指南均推荐肾上腺素作为严重过敏反应的首选用药。

这是何故?难道会发生“基因突变”?

来源 | 医脉通

作者 | 昼辞

01

“快!26床病人过敏了,快来帮帮忙!”正在准备为病人输液的护士小柳急忙呼叫其他医护人员。

只见一位中年女性患者不停地喘着粗气,紧紧握住柳护士的胳膊,脸颊潮红,手臂上布满风团样皮疹。

“抢救车到了吗?快!立即肌注肾上腺素1mg。”管床医生当机立断下达指令。

“有没有喉咙紧?喘不上气?”患者王女士只能点头示意。

严重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在接触过敏原后突发的、严重的、可危及生命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快速出现威胁生命的呼吸系统或/和循环系统问题,多数情况下会伴有皮肤黏膜系统症状。目前,各项指南均推荐肾上腺素作为严重过敏反应的首选用药。

王女士的症状迅速得到缓解。

随后,在询问发病经过时,她回忆道:“刚刚去开水房打水,回来后就全身发红,呼吸困难。”

这令人感到困惑,因为她并非第一次前往开水房,为何会突然发生过敏?

02

王女士对“过敏”二字早已习以为。

“自六年前确诊哮喘以来,我就感觉对各种物质都过敏。”王女士说道。

在此之前,患者已发现对青霉素、头孢菌素、左氧氟沙星等多种抗菌药物过敏。此外,生活中她还对鱼虾、芒果、酒精、牛奶、粉尘等过敏。

由于对多种变应原过敏,王女士的生活变得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会突发过敏,长期的精神紧绷也导致她同时饱受焦虑抑郁的困扰。

因讳疾忌医,她在再次感冒着凉后,导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而入院。若非丈夫坚持,她仍拒绝住院治疗。

图源:作者提供

胸部CT显示,双肺存在少许新增感染灶。因此,除了抗炎平喘治疗外,抗感染治疗也至关重要。然而,问题在于患者对多种常见抗生素过敏,该如何选择?

目前,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是我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主要病原体。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肺炎,则常见于高龄或存在基础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的患者群体。

对于王女士这类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通常需要选择更为广谱的抗生素,但患者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均过敏。

幸而入院检查显示患者血象及炎症指标不太高,可尝试使用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更加幸运的是,患者暂未出现过敏反应。

03

另一方面,患者血气分析提示存在I型呼吸衰竭,需进行心电监护以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岂料,当天夜里,她便感到电极片粘贴处的胸壁瘙痒难耐,并伴有红肿。原来,过敏反应再次在不经意间发生。

医护人员立即拆除电极片,用温水擦拭胸壁皮肤,并给予“氯雷他定片”进行抗过敏治疗。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患者竟然对抗过敏药也“过敏”。服药后,王女士的瘙痒症状非但未缓解,反而红疹范围扩大。

医护人员随即改变治疗方案,采用“地塞米松、盐酸异丙嗪”进行治疗,此次症状才完全得到缓解。

入院短短两天内频繁发作过敏,使王女士心情愈发沉重。

“我这病是不是治不好了?这辈子可怎么办?会拖累家里人的。”王女士低头垂泪。

此后,王女士变得更加沉默寡言,眉头紧锁,尽管家人时常陪伴在侧,也难以令她放松心情。

04

其实,幼年时期的王女士并未对如此多的食物或药物过敏。然而,自六年前确诊“哮喘”后,便开始出现突然过敏的情况。这是何故?难道会发生“基因突变”?

过敏,简而言之,是机体对某种特定物质产生过度反应,出现“敌我不分”的现象。这些人群在反复接触自然界中的某种特定物质时,会导致机体产生过度剧烈的免疫反应,进而造成组织和器官的损伤,从而影响正常的生理机能。

过敏的发生不仅与食物、冷空气、花粉、药物等常见因素有关,情绪压力、焦虑状态等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的突然发作,这一点往往容易被忽视。

那么,焦虑等负面情绪如何影响身体机能呢?

研究表明,压力荷尔蒙会刺激免疫球蛋白IgE的生成,压力越大,刺激生成越多。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而IgE是导致超敏反应的主要物质,当其在人体血液内迅速增多时,就会引发I型过敏反应。

I型超敏反应是指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后,在数分钟内发生的超敏反应。

其主要特点包括:发生迅速,消退也快;通常仅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极少引起组织损伤;由IgE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活性介质,引起局部或全身反应;主要病理改变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毛细血管扩张;具有遗传倾向。其临床表现大多为气喘、皮疹、皮炎等。

回到王女士的病情,她的“焦虑症”几乎也是在确诊“哮喘”后出现的。由于过度担忧病情,她时常愁容满面,食欲不振,整夜难眠。

“我也知道自己很焦虑,但就是无法控制不去多想。确实,一紧张就焦虑,容易皮肤痒、气紧,而且经常便秘、腹胀,天天吃香蕉通便也无济于事。”患者回忆病情后说道。

05

明确了这一诊疗方向后,管床医生则邀请精神心理科进行会诊。

经过完善的问卷评估,确定王女士处于重度焦虑抑郁状态,建议进行心理疏导治疗,并给予“坦度螺酮胶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以治疗焦虑抑郁。

神奇的是,原本时常发作的过敏反应几乎未再出现,王女士也经常下楼晒太阳,心情逐渐开朗起来。

图源:作者提供

只是便秘和腹胀的情况,仍然持续存在。完善腹部平片检查后,可见大量肠内容物及气体。予以灌肠通便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随后顺利出院回家。

过敏反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罕见,多数时候是在接触过敏原后突然发生的,但也有少部分是由情绪、压力等心理因素诱发的,因此往往不被重视。

美国内科学和精神学教授恩格尔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全面的医学模式,它认为疾病和健康问题不仅仅是生物学因素的结果,还包括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临床中,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物学特征和心理状况,才能准确治疗和评估病情。

参考资料:

[1] Li X,Ma Q,Yin J,et al.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Anaphylaxis(2020).Front Pharmacol.2022 Mar 28;13:845689.

doi: 10.3389/fphar.2022.845689. PMID: 35418863; PMCID: PMC8996305.

责编|Zelda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治疗前未拍片排除骨折,因“不排除存在漏诊”过错,医方担责30%,如何规避骨科诊疗风险?丨医眼看法

晕倒两次,间隔5分钟……老人头晕两年无大碍,为何突然命悬一线?丨医起推理吧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健康小旋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