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来才弄明白,江门那口地下700米的大锅里,装的不是什么神秘药水,而是给中微子量身定制的“夜视仪”——纯度99.9999%的液体闪烁体。
“2万吨液体,6个月只灌进去几厘米高,连一粒灰都不许掉。
”
刷到这条消息时,第一反应是:这帮人到底在干嘛?
后来才弄明白,江门那口地下700米的大锅里,装的不是什么神秘药水,而是给中微子量身定制的“夜视仪”——纯度99.9999%的液体闪烁体。
先说个最直观的。
手机屏幕调到最暗,亮度大概是1尼特。
中微子撞进液闪后发出的光,只有手机屏幕亮度的百亿分之一。
换句话说,科学家得在一片漆黑里,找到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光。
更离谱的是,这光还得穿过20米厚的液体,最后被“黄金瞳”光电倍增管抓住。
液闪的配方听起来像化学课噩梦:高纯度线性烷基苯(LAB)加荧光剂。
但别小看这瓶“洗衣液”,杂质含量得低到万亿分之一,相当于把整个西湖的水过滤到只剩一粒灰。
中国石化之前不产这种级别的LAB,全靠进口。
现在?
国产LAB直接顶上,价格砍半,省下的钱够再建半个探测器。
灌注过程更魔幻。
先往35米直径的有机玻璃球里灌6万吨超纯水,用水的压力把空气挤干净,再慢慢换成液闪。
液位差得控制在厘米级,误差大了气泡就钻进去,前面半年白干。
现场工程师说,这精度比给卫星对接还变态。
有人问了:花这么大劲,就为抓几个中微子?
答案挺浪漫。
核电站、太阳、甚至地球内部的中微子,穿过这口大锅时会留下不同“指纹”。
能量分辨率3%,意味着科学家能分清哪个中微子来自地壳衰变,哪个来自太阳核聚变。
相当于给地球和太阳做了个实时CT,哪天超新星爆发,还能提前预警。
最打动人的是细节。
液闪调配阶段,研究员每天蹲在地下实验室,用咖啡滤纸手动过滤杂质。
有人开玩笑说,这活比星巴克手冲咖啡讲究多了——毕竟咖啡只要好喝,液闪得完美。
现在2万吨液闪已经就位,下一步就是开机等中微子撞大运。
至于能发现什么?
没人敢打包票。
但就像一位老研究员说的:“我们先把眼睛擦干净,宇宙总会露出点什么。
”
你觉得这口地下大锅,会先拍到太阳的心跳,还是地球内部的暗流?
来源:飞哥聊科学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