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神话的终结:科学家警告人类寿命增长已触及天花板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9 20:26 2

摘要:人类对永生的追求或许要面临现实的打击。马克斯普朗克人口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显示,经过一个世纪的医学奇迹和生活条件改善,人类预期寿命的快速增长时代正在结束。这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通过六种不同的预测方法得出了一致结论:未来几代人的寿命虽然可能更长,但

信息来源:https://scitechdaily.com/after-a-century-of-progress-our-lifespans-are-hitting-a-wall/

人类对永生的追求或许要面临现实的打击。马克斯普朗克人口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显示,经过一个世纪的医学奇迹和生活条件改善,人类预期寿命的快速增长时代正在结束。这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通过六种不同的预测方法得出了一致结论:未来几代人的寿命虽然可能更长,但平均活到100岁的愿望恐怕难以实现。研究人员的分析覆盖了23个高收入国家,追踪了1939年至2000年间出生人群的死亡率趋势,发现预期寿命的增长速度已经放缓了37%至52%。

黄金时代的终结与增长率的急剧下滑

20世纪堪称人类寿命延长的黄金时代。1900年出生的人平均寿命仅为62岁,而到1938年,这一数字已跃升至80岁左右。这种惊人的增长速度主要得益于医学革命、公共卫生改善和营养水平提升。抗生素的发现、疫苗的普及以及现代外科技术的发展,大幅降低了婴幼儿和青少年的死亡率。

然而,研究主要作者、马克斯普朗克人口研究所研究员José Andrade指出,这种趋势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如果今天的几代人遵循20世纪上半叶观察到的趋势,那么例如1980年出生的人,预期寿命可以达到100岁。但我们的研究表明,这种预期过于乐观。"

科学家警告称,预期寿命的增长速度已不再像20世纪初那样迅猛。他们的预测表明,未来几代人的寿命可能会更长,但平均寿命仍达不到百岁。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研究团队采用了多种死亡率预测方法,包括Lee-Carter方法、平滑约束死亡率分析、组成数据分析以及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等基于时期的方法,同时运用线性Lee-Carter模型和死亡年龄分布的队列分段变换等基于队列的方法。这种多方法验证确保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健性。

数据显示,从1900年到1938年,预期寿命每增加一代就增长约5.5个月。而对于1939年至2000年出生的人群,这一增长速度已放缓至每代仅增加2.5至3.5个月。这种放缓并非暂时现象,而是结构性变化的体现。

医学进步的边际效应递减

造成预期寿命增长放缓的根本原因在于医学进步的边际效应递减。20世纪初期,医学干预主要针对传染性疾病和急性病症,这些疾病往往导致年轻人群的大量死亡。抗生素、疫苗和基本外科手术的普及,能够立即且显著地降低死亡率。

法国国家人口研究所的Carlo Giovanni Camarda解释说:"过去寿命的激增主要由极低龄人群生存率的显著提高所驱动。如今这些年轻年龄组的死亡率已经非常低,进一步的提高空间微乎其微。"

当前的医学挑战主要集中在慢性疾病和老年相关疾病上,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虽然在这些领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其对整体死亡率的影响远不如过去对传染性疾病的控制那样显著。即使是最先进的癌症治疗技术,也只能延长患者数年生命,而非像疫苗那样完全消除疾病威胁。

更为重要的是,人体的生物学极限开始显现。细胞老化、端粒缩短、器官功能衰退等生物学过程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虽然抗衰老研究正在兴起,但距离实现突破性进展仍有相当距离。

全球趋势的一致性与地区差异

研究涵盖的23个高收入国家呈现出惊人的一致性,这表明预期寿命增长放缓是一个全球性现象,而非特定国家或地区的问题。无论是传统的长寿国家如日本、瑞士,还是医疗技术先进的美国、德国,都面临着相同的挑战。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Héctor Pifarré i Arolas强调,即使将成年人和老年人的生存率提高预测值的两倍,预期寿命的增长仍将低于20世纪上半叶的水平。这一发现的稳健性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它经受了多种假设条件和统计模型的检验。

观察值和预测值:1938 年的观察值和预测值由黑色垂直虚线分隔。红线表示最佳实践,蓝线表示中位数,灰线表示特定国家/地区的值,粉红线表示 1900 年至 1938 年最佳实践的线性外推。来源:MPIDR

然而,这种全球趋势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地区差异。一些发展中国家仍在经历快速的预期寿命增长,主要因为它们正在复制发达国家在20世纪经历的医学和公共卫生进步。但随着这些国家逐渐追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它们也将面临相同的增长瓶颈。

同时,一些特定人群的寿命增长仍然显著,例如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高收入人群等。这种差异反映了社会经济地位对健康结果的重要影响,也暗示着未来寿命不平等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社会经济影响与政策调整需求

预期寿命增长放缓将对社会经济体系产生深远影响。首先,这将重塑人们对退休规划和储蓄策略的认知。如果人们不再预期活到100岁,那么退休储蓄的目标和时间安排都需要相应调整。

更重要的是,这一趋势将对各国的养老金体系产生重大影响。许多国家的养老金计算都基于不断延长的预期寿命假设。如果这种假设不再成立,养老金的可持续性问题将需要重新评估。一些国家可能需要降低退休年龄或增加养老金给付,而另一些国家则可能面临养老金盈余的意外情况。

医疗保健体系也需要相应调整。虽然人们的寿命增长放缓,但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仍在增加,这意味着对老年护理和慢性病管理的需求将持续上升。医疗资源配置需要更多地向老年护理倾斜,而非继续专注于延长寿命本身。

从劳动力市场角度来看,这一趋势可能会缓解一些国家面临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如果工作年限不需要大幅延长以应对更长的退休期,那么劳动参与率的压力将有所减轻。

研究团队特别强调,这些预测只是基于当前趋势的有根据估计,而非确定性预言。历史上,流行病、战争、重大医学突破或社会变革都可能显著改变死亡率轨迹。COVID-19大流行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它暂时逆转了许多国家预期寿命增长的趋势。

未来的医学突破,如基因治疗、再生医学、人工智能诊断等,仍有可能重新点燃预期寿命快速增长的引擎。但从目前的证据来看,这种突破的时间和规模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因此,基于当前趋势的规划和政策制定仍然是明智和必要的。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