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震:重返门头沟老家,不仅采摘特产“京白梨”还摘了一个大南瓜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9 20:36 1

摘要:田震回门头沟摘梨那天,刚好是京郊果农微信群里最炸锅的十分钟——有人拍到她抱着一个比脸盆还大的南瓜,三分钟不到,转发破千,果农老赵直接喊话:今年南瓜不愁卖了。

田震回门头沟摘梨那天,刚好是京郊果农微信群里最炸锅的十分钟——有人拍到她抱着一个比脸盆还大的南瓜,三分钟不到,转发破千,果农老赵直接喊话:今年南瓜不愁卖了。

这热闹背后,其实是城里人最怕的“买不到真货”的焦虑。

每年9月,京白梨上市,朋友圈刷屏“正宗门头沟”,结果一半以上是河北贴牌。

田震这一趟,等于给原产地盖了个戳:梨园就在妙峰山镇,离109国道不到两公里,导航搜“京白梨种植合作社”能直接开到树下。

老赵说,今年雨水少,梨反而更甜,糖度普遍14以上,比往年高两度。

但甜也没用,去年贩子压价,好梨卖成白菜。

现在不一样了,区里和电商平台签了直采,地头价保底三块五一斤,比贩子高一倍。

田震摘的那棵树,上午还在树上,下午已经打包发往上海,单果价39.9元六个,三小时卖空。

紫苏和南瓜也是新故事。

紫苏过去是野菜,现在被火锅店盯上,嫩叶一斤批发十五,比梨还贵。

南瓜更夸张,老赵的合作社今年试种“蜜本一号”,单个最大18斤,切开是板栗味,直播间里直接切片烤,弹幕全是“求链接”。

关键在储存,南瓜能放三个月,比梨耐折腾,农民不怕砸手里。

有人担心明星一走热度就散。

其实门头沟早想好了:梨园里装了慢直播镜头,24小时给树浇水、套袋、摘果,城里人随时看。

下周还有“梨树认养”活动,一年299,秋天寄一箱梨,春天再寄梨花蜜。

说白了,就是把“田震同款”变成“我的那棵树”,情感绑定比广告管用。

说到底,田震摘的不是梨,是城里人“想吃点真的”的执念。

下次刷到“正宗京白梨”,别急着下单,先看看发货地是不是妙峰山,有没有溯源码。

要是再犹豫,老赵的南瓜可能也卖光了——今年产量就两万斤,错过要等明年。

来源:阿尔美食教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