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人前几年通过了一项法律,专门保护阿波罗登月遗址。”加拿大月球车任务首席科学家戈登·奥辛斯基坦言,“因为他们担心中国可能会拔掉美国国旗,或者拿走阿波罗着陆器的零件。”
“美国人前几年通过了一项法律,专门保护阿波罗登月遗址。”加拿大月球车任务首席科学家戈登·奥辛斯基坦言,“因为他们担心中国可能会拔掉美国国旗,或者拿走阿波罗着陆器的零件。”
这番直言不讳的表白,揭开了太空竞赛中不为人知的一面——当中国航天实力日益增强,美国的焦虑已经写在了法律条文里。
加拿大企业的月球梦。
在多伦多郊外一小时车程的购物广场,一栋普通的二层蓝玻璃建筑夹在水疗馆和烤肉店之间。这里就是加拿大航天企业Canadensys Aerospace的总部。
办公室墙壁贴满了太空模型图和星际海报,身着防静电服的工程师们正操作着造型奇特的设备。这家公司正在为NASA的“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研制月球车,这也是加拿大史上首次参与月球任务。
公司总裁兼CEO克里斯蒂安·萨拉伯格向BBC表示:“把这辆探测车送上月球,是公司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真正推动人类走出地球。”研究月球,探索这个被认为有望成为深空探索前哨基地的星体,是“合乎逻辑的第一步”。
这款重35公斤的月球车最早将于2029年发射,将着陆在月表最恶劣的南极区域。目前月球车尚未命名,加拿大航天局正在通过网络征集名称。
月球车的技术挑战。
月球环境极其恶劣,这让月球车的设计面临巨大挑战。温度是首要难题:月夜温度可骤降至-200℃,白昼则飙升至100℃。萨拉伯格指出:“最大的工程挑战不仅是抵御低温,更是要应对极寒与酷热之间的剧烈波动。”
车轮设计是另一大难题。月球表面覆盖着破碎岩石和尘埃的黏性月壤。萨拉伯格解释道:“地球土壤经过风化作用呈现圆润颗粒,但月壤全是尖锐棱角,像魔术贴一样容易堵塞机械装置。”
这款月球车将承担重要使命:寻找水源、测量月球表面辐射水平、尝试熬过多个“月夜”,为未来载人任务做准备。
月球水资源的战略价值。
在月球表面寻找水尤其令人兴奋。在20世纪NASA主导的阿波罗任务之后,人们普遍认为月球是完全干燥的。但后来,研究人员重新分析了阿波罗样本,发现了水的痕迹。同一时期,轨道探测器也在月球上空探测到水的存在。
奥辛斯基表示,运输中最重的往往是水,如果能在月球就地获取,将开启新的可能性。“这越来越接近科幻场景了。”水分子分解产生的氢可用于火箭燃料,月球未来有望成为“太空加油站”。
然而,这一发现尚未在地面得到验证,仍存在许多疑问。加拿大月球车的任务之一就是验证月球南极是否存在水冰资源。
太空竞赛的新态势。
太空探索历来是国际合作的领域,即便是美俄这样的对手,也在国际空间站项目开展合作。但奥辛斯基指出,形势正在变化:随着永久性月球驻留成为可能,有关月球主权与资源归属的地缘政治问题开始浮现。
“越来越多的人在讨论,谁才能拥有月球和它的资源。”奥辛斯基注意到,美国前些年通过了一项旨在“保护阿波罗登月遗址”的法律,“因为他们担心中国可能会拔掉美国国旗,或者拿走阿波罗着陆器的零件”。
2020年12月31日,特朗普签署了《保护人类太空的一小步法》,宣告美国正式立法保护阿波罗登月时代美国在月球上留下的历史遗迹和人造物件。美国由此成为世界上首个颁布国内法以保护其太空遗产的国家。
美国的焦虑与中国的崛起。
美国焦虑的背后,是对自身太空霸主地位动摇的深层恐惧。科技媒体“Ars Technica”记者埃里克·伯杰近日发表的文章,在航天政策圈内引发震动。
伯杰在提及中国多次成功测试登月相关硬件后,得出了一个令人清醒的结论:“现在很有可能是中国将在本十年内‘击败’NASA,重返月球,并至少赢得这场新太空竞赛的初期阶段。”
美国太空领域作家惠廷顿认为,或许伯杰“过早认输了”,但他确实敲响了警钟,未来某个时刻,人们可能会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自1972年12月以来首批登上月球的人讲着中文。
美国政客们更是“想象力”丰富。今年2月,在华盛顿举行的商业太空会议上,美国得克萨斯州国会议员布鲁斯·巴宾大开脑洞,他臆测:月球上可能会出现用中文书写的“不得擅入”的标志。
巴宾称:“我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表面,而且我们要赶在中国之前做到这一点。”
中国的回应与立场。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6月,一名中方研究人员曾在节目中披露,中国和美国正在讨论如何保护阿姆斯特朗留在月球上的足迹,以及首批登上月球的人类留下的其他痕迹。
在央视网当时播出的一档纪录片中,当主持人提到“玉兔号”车辙是否会轧了阿姆斯特朗的脚印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正高级研究员、副总工程师李洪波表示,“暂时”不会出现这个情况。
但李洪波透露,自从中国登月探测器降落到月面,派出了“玉兔”这样的月球车进行勘探以来,美国政府谈判小组就“非常热心地”想跟中国专家讨论一个问题——如何保护人类在月球上的历史遗迹,其中就包括阿姆斯特朗的脚印和阿波罗11号飞船宇航员插在月球上的国旗。
在李洪波看来,这反映了中国崛起为全球航天领军者之一。“就是当你强大了,就会有人来找你协调。之前是不会有人来提这些问题的。”
她补充道:“当登月只是美国独家的技术能力的时候,他不用去考虑月球上的矿产归谁,也不用去考虑谁有可能破坏掉我的历史遗迹。因为你们都上不去,都没有可能性。”
“但正是因为中国可以登月了,所以美国突然发现,这个矿产资源归谁的问题,需要讨论了。这个历史遗迹保护的问题,需要讨论了。因为我们强大了,所以我们发现,这些问题浮出水面了。”李洪波说。
从太空探索到资源争夺,从科技竞争到法律保护,月球正在成为人类活动的新疆域。加拿大企业的参与、美国的焦虑和中国的崛起,共同描绘出一幅太空竞赛的新图景。
随着更多国家加入月球探索行列,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建立新的规则和共识,以确保太空活动的和平性与可持续性。毕竟,月球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而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这场太空竞赛不再是简单的科技竞争,更是国家实力、国际规则制定权和未来资源分配权的全方位较量。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角色正从跟跑者向并跑者甚至领跑者转变,这也是美国感到焦虑的根本原因。
来源:风云圈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