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人海如潮。2023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现场,钟南山戴着“共和国勋章”,站在观礼台上。他已经九十岁了,头发雪白,精神却很足。镜头给到他的时候,有人认出来了,现场议论声变大。
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人海如潮。2023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现场,钟南山戴着“共和国勋章”,站在观礼台上。他已经九十岁了,头发雪白,精神却很足。镜头给到他的时候,有人认出来了,现场议论声变大。
八月末的时候,他刚在人民日报写过一篇回忆文章。说起小时候差点死掉的事情,语气像聊天。外婆跟他说过,那时候他还不到两岁,日本飞机来轰炸南京。家里的房子一下子就塌了,小小的他埋在了泥土和碎砖下面。外婆慌的不行,拼了命用手挖,手上的指甲都翻了。挖出来时,他的脸黑紫,几乎没了气。外婆顾不上别的,先把鼻子嘴巴擦干净,又按了按身子,这才缓过来。活下来的那一刻,家里人全都松了口气。
后来,他们跑去了贵阳。以为总能安定一点,没想到刚买下新房,家具还没摆稳,又遇上日军炮弹袭击。家里实在难过,连吃的都捉襟见肘。平常只能靠咸菜糊口,要是能吃上一小块腐乳,觉得日子都不一样了。贵阳雨多天少,路也总是凹凸不平。家里床上有臭虫和跳蚤,孩子们的头发里都是虱子。他记得夏天有次夜里,突然听见外头鞭炮声不断,跑出去发现整条街灯火通明,每个人脸上都是笑。这声音混着收音机的新闻,广播里说日本投降了。邻里抱着孩子出来,谁都不管地上的水,一直喊一直哭。
现在的钟南山过得倒清楚。早晨七点起床,上午干到十二点多,中午眯一会儿,下午三点又继续工作,晚上饭后再忙两小时,基本上十一点睡觉。他说主要是全国大查房,联合不同医院一起讨论疑难病例。还要抽空读医学杂志,不爱把自己锁进实验室,国际新闻也会天天看。这样想着,能让脑子不生锈。
体育活动对他来说也是必不可少。每隔一阵子,他就在屋里跑步、划船、举哑铃。换着花样,反而觉得舒服。他觉得一个人真的老了,是从不想学新东西开始的。他这个年纪,最重要的不是光靠自己钻研,而是怎么让身边团队拧成一股绳完成目标。
广州国家实验室现在有一千多人,他说能帮年轻人搭个平台,不留遗憾。他常常想起父亲那句话:“人的一生,总得在这世上留下点什么。”他就是靠着这句话往前走的。最后他说,自己是个医生,如果因为他的存在,让社会变好一点,医学进步一点,这样人生还算有点意义。
来源:勿忘我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