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阵子我妈还跟我争——她留着淘汰的豆浆机,说“万一哪天想喝现磨豆浆”,结果放了两年,去年夏天我打扫的时候,掀开盖子发现里面都长霉了,黏糊糊的黑毛沾在滤网里,差点把我送走。我硬拉着她扔了,她现在还念叨“幸亏你扔了,不然占着地方还闹心”。你说,那些“万一用得到”的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在家找个东西能翻遍三个柜子?
昨天想找个新勺子,结果从橱柜里翻出三年前的榨汁机——机身全是油垢,插头都锈得插不进插座,我自己都忘了为啥没扔。
直到擦柜子的时候手碰到油垢,黏糊糊的,突然反应过来:这些“不用的东西”,根本不是“储备”,是“包袱”啊!
前阵子我妈还跟我争——她留着淘汰的豆浆机,说“万一哪天想喝现磨豆浆”,结果放了两年,去年夏天我打扫的时候,掀开盖子发现里面都长霉了,黏糊糊的黑毛沾在滤网里,差点把我送走。我硬拉着她扔了,她现在还念叨“幸亏你扔了,不然占着地方还闹心”。你说,那些“万一用得到”的旧电器,真的能等到“万一”吗?
大部分时候,都是放着放着就坏了,还占着橱柜的黄金位置,不如趁早送二手或者扔了,腾地方放常用的锅具不香吗?
再说说衣柜里的“执念”——那些“等瘦了穿”的裙子、“去年流行今年说不定还能搭”的卫衣,我之前有件吊带裙,买的时候想着“夏天穿去海边”,结果放了三年,领口都发黄了,上周翻出来的时候,我摸了摸面料,都发硬了。后来捐给社区的衣物箱,志愿者说“这些衣服能给山区的姑娘穿”,我突然觉得,与其让它在衣柜里“老死”,不如让它去更需要的地方,衣柜也空了一半,现在找衣服只要10秒,比之前翻半小时舒服多了。
还有孩子的旧书——我家孩子小时候的绘本堆了满满一书架,现在他上小学三年级,根本不看《小熊宝宝》了。
之前我不舍得扔,总觉得“留着做纪念”,结果去年梅雨季,底层的绘本都受潮了,pages 粘在一起,翻都翻不开。后来送给邻居家的小弟弟,人家妈妈抱着书说“正好我家孩子刚想看这些”,看着小弟弟翻书的样子,我突然明白:书的价值不是“存着”,是“被读”,让知识流动起来,比占着书架更有意义。
最该扔的其实是“破碗碟”——我家之前有个瓷碗,边上缺了个大口子,我妈总说“凑合用,扔了可惜”。结果上次盛热汤的时候,我不小心碰到碗边,差点划到嘴角,疼得我直咧嘴。赶紧扔了之后,我妈买新碗的时候还说“再也不买那种薄瓷的了,易磕还危险”。
你说,这些破碗碟留着干啥?
占着橱柜空间,看了心烦,万一划到嘴或者碎了,还要收拾,图啥?
还有抽屉里的“垃圾”——生锈的剪刀、写不出字的笔、没弹力的皮筋、断了头的发夹,我上周收拾的时候,翻出满满一盒子。其中有个皮筋,我记得是去年扎头发用的,后来没弹力了,就扔抽屉里,结果放了一年,橡胶都裂了。扔的时候我数了数:12支写不出字的笔、3把生锈的剪刀、5个没弹力的皮筋,这些东西我一年都没碰过,留着难道是为了“考古”?
清完抽屉,我把常用的笔和剪刀放进去,瞬间整洁了,找东西都不用翻半天。
对了,还有闲置的鱼缸——我之前跟风买了个小鱼缸,养了几条金鱼,结果工作一忙,根本没时间喂,不到一个月全死了。
鱼缸空了半年,里面的水都臭了,我一直懒得清,直到上周朋友来家里,一进门就说“你家怎么有股怪味?”我才赶紧把鱼缸扔了,现在那地方放了盆绿萝,叶子长得绿油油的,比空鱼缸顺眼多了。
最后说清洁用具——抹布、扫帚、牙刷这些东西,真的别用一辈子。
我之前用的抹布,用了三个月就硬得跟纸板似的,擦桌子的时候掉毛,擦完还留印子。
后来换了新的棉抹布,擦桌子既干净又软,才发现之前的旧抹布根本不是“节省”,是“给自己找罪受”。牙刷三个月就得换,拖布用久了会藏细菌,这些“消耗品”该换就换,别等用烂了才扔。
其实断舍离不是“扔东西”,是“把空间留给更重要的”——你留着不用的电器,占的是放新锅的地方;你留着不穿的衣服,占的是放新裙子的地方;你留着没用的杂物,占的是放常用物品的地方。这些“没用的东西”,就像房间里的“小乌云”,看着不显眼,攒多了就会让人烦躁。
你家有没有这些“攒负能量”的东西?
比如旧电器、破碗碟、抽屉里的小杂物?
赶紧去看看,清掉之后,你会发现——家里变宽敞了,找东西变快了,连心情都变亮了。
你说,留着那些一年都没碰过的东西,到底是“珍惜”还是“浪费”?你家有没有“舍不得扔”的执念?评论区聊聊,我们一起“断舍离”!
来源:小斌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