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张蹲在菜地里,愁眉苦脸地看着眼前这片莴笋:细长的茎秆上已经冒出了花蕾,本该肥嫩的笋茎却纤细得像根棍子。他叹了口气:“今年又抽薹了,这么好的品种,咋就种不出好莴笋呢?”
老张蹲在菜地里,愁眉苦脸地看着眼前这片莴笋:细长的茎秆上已经冒出了花蕾,本该肥嫩的笋茎却纤细得像根棍子。他叹了口气:“今年又抽薹了,这么好的品种,咋就种不出好莴笋呢?”
其实啊,不少种植户都跟老张一样,栽在了莴笋抽薹这个坑里。今天就给大家揭秘莴笋种植的四大“抽薹坑”,尤其是第二个,十人九中招,看看你中了几个?
第一大坑:品种选择不当
莴笋品种繁多,各个品种的适应性大不相同。早熟品种虽然生长快,但对高温和长日照特别敏感,一不小心就抽薹。
夏秋种植得选那些耐高温、对长日照反应迟钝的中晚熟品种,比如四川二白皮、上海尖叶莴笋。而冬春种植则应该选择耐寒、抽薹迟的品种。选错了品种,再怎么精心管理也难逃抽薹的厄运。
第二大坑:播种时间不当
这个坑十人九中!很多人都小看了播种时间的重要性。莴笋是温度敏感型作物,播种早了或晚了都会出问题。
春莴笋露地育苗一般在10月上旬,保护地育苗在1月下旬前后;夏莴笋4月上旬播种;秋莴笋8月上旬播种;冬莴笋8月下旬播种为宜。要是夏秋播种太早,或者春播太晚,正好遇上高温长日照,抽薹那就是分分钟的事。
第三大坑:水肥管理失衡
肥料不是越多越好,水也不是浇得越勤越好!偏施氮肥,叶片徒长,养分积累少,幼茎还没发育就拔高窜长。
底肥要施足,每亩施腐熟粪肥4000公斤加复合肥25公斤,做到有机肥与复合肥相结合。浇水更要讲究:莲座叶形成前,适当控制浇水,畦面见干见湿;封垄后增加供水,保持畦面湿润。很多人一味大水大肥,反而造成了“涝窜”和“旱窜”。
第四大坑:采收不及时
莴笋采收有个黄金时期——心叶与外叶“平口”时。特别是高温季节生长的莴笋,往往采收前已形成花蕾,若不及时采收,嫩茎就会迅速窜高抽薹。
要是想延长采收期,也不是没办法:在“平口”期晴天掐去顶端生长点或花蕾。这样不仅能抑制抽薹,还能防止空心,促进笋茎肥大,晚上市5-7天,还能增产10%-20%。
避开这四大“抽薹坑”,你的莴笋种植就成功了一大半。记住啊,尤其是第二个坑,十人九中招,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地区和气候条件,选对合适的播种时间。
种菜就是个细心活,摸准了莴笋的脾气,它就会用硕果累累回报你。希望大家今年都能种出粗壮肥嫩的好莴笋,有个好收成!
来源:稻香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