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9日,“胜利属于人民——新四军抗战专题展”(上海站)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开幕。开展仪式通过向抗战老战士献花、军歌合唱、共建签约、文物史料捐赠、新四军故事演绎等环节,展现新四军抗战的光辉历史,推动“沪盐”两地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
开展仪式现场。
9月9日,“胜利属于人民——新四军抗战专题展”(上海站)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开幕。开展仪式通过向抗战老战士献花、军歌合唱、共建签约、文物史料捐赠、新四军故事演绎等环节,展现新四军抗战的光辉历史,推动“沪盐”两地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
96岁新四军老战士吕桂兰坐在轮椅上看展。
本次展览精选200件(套)文物,突破传统“版面+展柜+解说”模式,引入电影片段、动漫配音、数字技术创新展示等多媒体元素,再现新四军抗战的艰苦卓绝与辉煌成就,旨在激励当代人尤其是青少年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共创未来。该展览为“2025年度江苏省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文物类重点展览项目”。活动现场庄严热烈,来自新四军革命英烈母校的学生代表向抗战老战士代表献花、敬礼,以少年之名接续红色薪火。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老战士合唱团列队演唱《新四军军歌》,激昂旋律既续写着永不褪色的新四军革命精神,也激荡着新时代的奋进力量。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上海市第二中学、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分别与新四军纪念馆签订共建协议。这是“沪盐”两地馆际、馆校共建共享的生动实践,双方将在资源共享、思政教育、展览合作等多方面展开联动,加强横向联系与纵向沟通,携手打造跨区域红色文化传播平台。
在捐赠环节,新四军老战士马达之孙马小超、戴克林与林子明之女戴燕燕、李克弱之女刘诚莲,分别向新四军纪念馆捐赠承载着革命岁月与家国情怀的珍贵藏品。这些实物不仅是对先辈精神的传承,更是历史的鲜活见证。随后,新四军纪念馆向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捐赠了一批“新四军与上海”相关数字版史料,助力红色文化的研究、传播与教育,共同守护民族的集体记忆。
捐赠仪式后,文艺展演环节接续登场。新四军纪念馆原创情景剧《永不逝去的芳华》《掩不住的阳光》和上海市第二中学学生带来的诗朗诵《铁军战歌》,以沉浸式艺术形式再现历史场景,展现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表达与传承。
文艺展演。
当天的展览,吸引了上海各界关注。文汇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缪克构在现场表示,《文汇报》与新四军有很深的渊源,老总编辑马达先生就是新四军老战士。文汇报社将继续勇担使命、守正创新,积极宣传报道新四军革命精神、抗战精神,为读者受众提供更多优质的内容产品。
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九届会长、第十届名誉会长刘苏闽少将表示,新四军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专题展展现了新四军光辉的战斗历程与不朽功勋,成为面向广大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
据悉,“胜利属于人民——新四军抗战专题展”(上海站)将持续至9月23日。
来源:射阳市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