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高气爽,书声渐起。近日,弥勒市西三镇中心学校操场上迎来了一场特别的“开学第一课”,弥勒市人民法院弥阳法庭法官走出庄严的法庭,将法治课堂搬到了充满活力的校园操场,为全校师生解开一个关于“骗局”“边界”和“安全”的密码。
秋高气爽,书声渐起。近日,弥勒市西三镇中心学校操场上迎来了一场特别的“开学第一课”,弥勒市人民法院弥阳法庭法官走出庄严的法庭,将法治课堂搬到了充满活力的校园操场,为全校师生解开一个关于“骗局”“边界”和“安全”的密码。
反诈“童”行,筑牢网络“防火墙”
“同学们,愉快的假期结束了,假期里有没有同学收到过‘免费送游戏皮肤’的短信提醒?”“扫码领红包的链接能不能随便点?”程平法官以几个热点且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开场,立刻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同时结合典型案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秘了“刷单返利”“冒充客服”“网络交友”等针对学生群体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讲解中穿插趣味问答,同学们争相举手,在互动中快速掌握“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防骗秘笈。
明晰边界,扣好青春“第一粒扣子”
“打架斗殴是不是只要没打伤就没事?”“给同学起侮辱性外号算不算违法?”法官以“不良行为、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的边界为核心,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将法律条文转化为一个个生动的校园情景剧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从不良习惯到失足犯罪的演变过程,深刻剖析了欺凌、盗窃、沉迷网络等行为的危害与法律后果,引导同学们敬畏法律、明辨是非,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坚决对校园欺凌说“不”,在青春的起点就扣好遵纪守法的“第一粒扣子”。
安全提醒,守护平安“开学季”
时值开学,法官还贴心地带来了食品安全和交通安全提醒。“五毛零食”背后的安全隐患、上下学路上的交通规则……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都被法官用真实案例赋予了法律分量。法官提醒同学们要选择正规餐饮场所就餐,注意查看食品包装标识,自觉抵制路边无证摊贩;过马路遵守信号灯、走斑马线,未满规定年龄不骑电动车、自行车上路,更强调了“一盔一带”的重要性,叮嘱大家时刻将安全放在心上。
此次开学法治第一课,既是法治知识的普及,更是成长路上的“安全提醒”。下一步,弥勒市人民法院将继续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用师生听得懂、用得上的方式,将法治的种子播撒进更多青少年心中,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来源:红河政法
责任编辑:字亚雪
来源:云南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