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高发季来临?医生警告:这3种食物携带致命病菌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0 13:00 1

摘要:这年头,饭能乱吃,话真不能乱说。可说到吃——诶,您别觉得自己胃壮扛造,有些东西真不是嘴馋就能随便下肚的!

这年头,饭能乱吃,话真不能乱说。可说到吃——诶,您别觉得自己胃壮扛造,有些东西真不是嘴馋就能随便下肚的!

这不,最近门诊里来了好几个腹痛如绞、呕吐拉稀齐飞的病人,脸惨白得跟墙皮似的,一问,全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再往深一查,竟然是——霍乱!

霍乱这种“古早病”不是早绝迹了吗?怎么又冒头了?还吃个凉皮、喝口井水就能中招?

别急,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事儿。到底哪三种食物最“毒”?霍乱这玩意儿到底有多吓人?中医怎么看?平时咱该咋防?

听完别说你不知道,知道了也别装没听见。

说到霍乱,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老电影里穷苦百姓死一片的瘟疫”,仿佛离咱现代人八百年远。可现实啪啪打脸。

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疫情数据显示,霍乱病例在多个国家大幅上升。尤其是非洲和南亚,其中孟加拉国、也门、尼日尔等地疫情尤为严重。而在中国,虽然整体控制得好,但每年仍有散发病例,尤其是在夏秋交替、雨水多、气温高的时候,风险噌噌往上涨

你以为霍乱是走马灯转的传染病,其实它很多时候是吃出来的!

咱们得先搞清楚:霍乱是个啥玩意儿?

中医古籍《温病条辨》里早就有类似记载,称之为“霍乱吐泻”,发作急,变化快,猝然间就能把一个人从活蹦乱跳掀翻到床上直哼哼。

现代医学认为,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从口入”的方式传播。举个例子吧,一碗街头凉皮、一个不洁的生蚝、一杯没煮开的井水,都可能是“毒源”。

那到底是哪三种食物最容易“藏毒”?

第一种:路边摊的凉拌菜

别说你没吃过,夏天吃碗凉皮、凉面、拍黄瓜,爽得很。但你知道这些菜放在常温下几个小时,细菌繁殖得有多快吗?

研究表明,常温下4小时,霍乱弧菌的繁殖速度可达每小时百万级别。尤其是摊贩用的刀、案板、调料盆往往不消毒,菜刚拌完,病菌就上桌了。

你看着是“清爽可口”,其实可能是“致命毒汤”。

第二种:未经煮沸的生水

有些人喝井水、山泉水、野外露营喝河水,觉得“天然无污染”。但不好意思,霍乱弧菌最喜欢的就是这些“天然水源”

2021年云南有个真实案例,一个村民家里打井水直接饮用,结果一家四口全感染,一人进了ICU,差点没抢救回来。

第三种:生腌海鲜

现在流行“鲍鱼生腌”“小海螺泡酱油”“生吃皮皮虾”,不少人追着吃。可你知道吗?

海水里天然存在各种弧菌,尤其是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即使你加了醋、酱油、生蒜,也杀不死它们。真正能消灭细菌的,只有高温煮沸

广东2022年有一例,一女子吃了生腌花甲,3小时后剧烈腹泻,送医后确诊霍乱,幸亏抢救及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那问题来了,中医怎么解释这个病?难道古人也知道霍乱弧菌?

当然不知道“弧菌”这词,但中医对霍乱的描述却是一点不差。

《黄帝内经》里有一句:“湿热中焦,霍乱乃生”。意思是说,湿热之邪侵袭中焦(也就是脾胃),导致气机逆乱,出现呕吐、泻下、腹痛等一系列症状。

中医认为,此病起于“暑湿夹杂”,多在夏秋之交发作,尤其是脾胃本就虚弱者,最容易被击中。

所以你看,这病不是“突然来的”,它是“早有苗头”——饮食不洁、脾胃虚弱、湿气重,都是“埋伏”好的内因。

而现代医学给了我们更清晰的解释:霍乱弧菌通过污染食物、水源进入人体,释放一种叫“霍乱毒素”的玩意儿,这玩意儿刺激肠道上皮细胞疯狂分泌水分,结果就是——拉个不停,水电解质流失,严重时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说了:“我吃了这么多年凉皮、生蚝,也没见中招啊!”

说得没错,但你身体底子够硬吗?免疫系统在线吗?遇上高浓度病菌的时候你扛得住吗?别拿侥幸当安全。

我就遇到过一个小伙子,二十多岁,健身达人。平时吃得干净讲究,结果跟朋友出去露营,喝了口山泉水,第二天开始狂泻不止,呕得眼冒金星,送到医院才发现是霍乱感染,脱水严重到血压都测不出来。

这病,真不是“老弱病残”的专属,谁都可能中招。

那咱们老百姓到底该怎么办?

第一,早防胜于晚治。

中医讲究“未病先防”,平时别老吃生冷、不洁的东西,尤其是路边摊、冷菜、生水、生腌,能不吃就别吃。

第二,护好脾胃是根本。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一虚,外邪易入。中医认为脾喜燥恶湿,夏季湿气重,吃多了冰镇饮料、凉拌菜,最伤脾胃。

平时可以适当喝点薏仁粥、山药汤、陈皮水,帮助健脾祛湿,让身体“干爽”一点,百病不生根。

第三,切忌掉以轻心,出现症状要立刻就医。

霍乱发病急,要命也快。别自己在家瞎折腾,拉得厉害就得去医院,别误了事。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

健康这事儿,不是等出问题了才想起来抓。是日常一口一口吃出来的,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别把侥幸当实力,别用嘴硬去对抗细菌。

中医讲“顺应天时”,夏秋交替,本就湿热交加。这个时候,饮食上就该清淡、熟食为主,别贪凉、别贪鲜。再好吃的凉菜,也抵不过一口热粥暖胃来的安心。

咱们这些年坐诊,见过太多“本来没事儿”的人,最后因为一口不该吃的东西把自己折腾进了重症监护。你说值不值?

所以,记住这句话:命是养出来的,不是扛出来的。

愿你我皆无病,饭后能笑谈江湖,不为一口吃食,换一场生死考验。

如果这篇文章让你多长了点心,麻烦点个赞、留个言、转给你身边嘴馋爱吃凉菜的朋友也欢迎你在评论区说说你吃出过啥“教训”——咱们一起以食为戒,以命为重。

参考文献:

[1]张丽,王小红,刘志勇,等. 近年来我国霍乱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防控措施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24,40(3):412-417.

[2]李明辉,周玉婷,郑晓燕. 霍乱弧菌的耐药与毒力因子研究进展[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3,18(5):521-525.

[3]刘建国,赵丽华,陈晓东. 中医“脾胃虚弱”与现代肠道疾病关系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39(4):689-694.

声明: 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生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岐黄传人夏大夫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