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离艾滋病只有0.03毫米的距离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0 13:10 1

摘要:2021年11月27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中国疾控中心周报》,围绕艾滋病共刊发4篇研究,在《我国HIV/AIDS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一文中提到,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105.3万人感染艾滋病毒,累计报告死亡35.1万人,新发现的艾滋病毒感染人数、诊断延误、主

说到艾滋病,你会想到什么?HIV、无保护性行为、死亡……

我们每个人都对艾滋病有所了解,但或许了解得并不够。正因如此,才会有恐惧和歧视。

全球1/3艾滋病毒感染者

是青少年

105.3万,这个数字在庞大的中国人口数量前或许微不足道,但如果是以每天6000人的感染速度递增的话,就不容小觑了。

2021年11月27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中国疾控中心周报》,围绕艾滋病共刊发4篇研究,在《我国HIV/AIDS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一文中提到,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105.3万人感染艾滋病毒,累计报告死亡35.1万人,新发现的艾滋病毒感染人数、诊断延误、主要人群感染风险继续呈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严峻。

令人担忧的是,青少年成为了艾滋病高危易感人群。《前瞻性研究:15~24岁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的空间分析(2010~2020)》显示,全球每天有4000例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其中31%是15~24岁的青少年。

这十年间,我国15~24岁青少年失学艾滋病病例共计128646例,覆盖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划。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低,性行为常发生在“无保护”状态下。

性安全认知与行为调研:

00、95后性认知较低

近日,丁香医生联合杰士邦发起的“性安全认知与行为调研”(以下简称“调研”)发现,90后和85后对艾滋病传播的正确认知比例最高,分别为73%和71%。然而,经常在网上冲浪的00后和95后的正确认知比例却较低,仅为61%和67%,这种认识上的短缺更容易让他们暴露在高风险之下。

近年来,大学生的性观念、性行为趋于开放化,但性知识却没有跟上。“调研”显示,许多人的初次性生活发生在大学生涯,86%的受访者表示曾接受过性教育。

但中国文化中的“保守”,使得性教育在中国一直是个讳莫如深的话题,老师难为情,家长难开口,青少年很难获得正确、全面的性知识,他们主要靠网上冲浪、看书和影视剧来“自学成才”。

另外,一些社交软件的兴起,成为了导致艾滋病更易传播的“催化剂”,让性交往变得简单,人们通过交友软件,很容易就找到了同类。与长期、固定的性伴侣不同,这些临时组成的伴侣往往相互不认识,加大了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这也让疾病传播从之前的“点对点”,发展到现在“点对面”的爆炸式传播。

换句话说,一个人感染,他所处的圈子也岌岌可危。

性知识的缺乏,加上突然到来的自由,让不安全的性行为在高校校园里弥漫。高校学生,尤其是大一大二学生处在青春期迈向成人社会的十字路口。刚刚告别残酷的高考,高中期间严格的管理、无尽的考试和家长老师的约束突然没有了,对性行为感到新鲜,就想尝试一下,但他们并不知道其中的风险。

国家卫健委调查显示,从2008~2014年,青年学生中新报艾滋病感染数从482例上升到2552例

性安全大调查:

72%的人有过不戴套性行为

艾滋病主要存在三种传播途径,分别是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其中性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医学上明确指出:只要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基本就能阻断经性途径传播的HIV病毒。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发研究也证实,持续使用安全套能使HIV病毒感染概率降低70%~80%。但“调研”却发现,72%的人有过不戴套的性行为,30%的人有时也会不用安全套,甚至会做体外射精等“伪”安全措施。

当被问及为何不愿意用安全套时,42%的受访者觉得“影响性体验”,29%的人心存侥幸,认为“没提前准备”,还有24%的人表示“伴侣不想戴”,出于迁就而最终放弃自我保护。

因为这层层的顾虑和放松警惕,让很多人在性生活中放弃使用安全套,这无异于在病毒环境中“裸奔”。

无套这种不负责任的性行为,很可能让你与艾滋病只相距0.03毫米,即一个安全套的距离。如果当初那些被感染者戴了套,一生可能都会被改写。

所以,任何时候都应该戴套,这是成人世界的第一条准则。如果伴侣拒绝戴,那你也有权拒绝伴侣。安全套不是性关系中的妨碍,反而是防艾的关键,可以更好地保护彼此。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文称,从1980年代起,安全套在全球避免了5000万例HIV感染。

学会“自保”

远离不安全性行为

尽管艾滋病知识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但提及艾滋病,很多人仍存在误区。“调研”显示,25%的受访者对艾滋病和HIV认知不清,50%的人无法接受和艾滋病患者一起吃饭或接受他们提供的服务,更多的是选择避开和抵触。

恐惧和歧视源于不了解、不信任,我们光顾着害怕,却连许多常识都还不懂。

来源:新疆天同公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