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伊春市吹响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号角,公安交管部门便挺立潮头,将文明交通作为展现城市精神风貌的“第一窗口”,用规则之尺、匠心之治、攻心之道,在林都大地上勾勒出安全、有序的文明交通图景。
文明城市的图景,在川流不息的道路上铺展。
当伊春市吹响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号角,公安交管部门便挺立潮头,将文明交通作为展现城市精神风貌的“第一窗口”,用规则之尺、匠心之治、攻心之道,在林都大地上勾勒出安全、有序的文明交通图景。
城市交通治理如同精密仪器,唯有各部件协同发力,才能顺畅运行。市公安交管支队主动打破行政壁垒,携手住建、城管、教育、街道社区等多方力量,构建出“大交管”协同治理新格局。
伊春公安交管部门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活动。
在青山大街、新兴大街等十余条城区主干道改造工程中,伊春交管力量深度介入规划源头,将日常管理中积累的堵点、难点问题前置反馈给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参与方案研讨优化,使改造规划更“接地气”,建设更“合时宜”,有效提升了城市通行效率。
路网是骨架,设施则是文明交通的重要关节。市交管支队坚持问题导向,对交通标志、护栏、信号灯等设施进行地毯式排查、动态化维护。发现模糊不清的标线、看见设置不合理的标志,立即协调优化解决。多部门协同联动激发出治理的“乘数效应”,让城区道路通行能力显著提升。
“现在各种标识总是很清晰,再也没有地面虚线突然变实线,车道中间冒出个掉头的标志的事了,大家都按规则开,上班路上顺心多了。”开车上班的刘先生高兴地表示,现在早晚高峰十字路口处的拥堵已经改善了特别多,他再也不用早起出门躲高峰了。
文明交通的关键,在于对规则的敬畏与遵守。市交管支队以“零容忍”姿态,将严管严查作为守护安全生命线的不二法门。
伊春市公安交管部门持续开展交通秩序整治。
针对“一盔一带”“礼让斑马线”这两项守护生命的工程,伊春交管部门更是投入巨大执法资源,在早晚高峰时段、各大路口及重点企业周边设卡严查,对骑乘电动自行车未佩戴头盔的行为坚持教育与处罚并重。
想让文明交通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严格监管,更需要宣传引导。
市交管支队创新思路,不断拓展宣传阵地,积极组织有侧重、有深度,合民心、顺民意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市开展“文明交通‘伊’起来”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学校、社区、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单位开展活动,在校园里,让交警化身“安全老师”,通过情景模拟、互动游戏,将交通规则巧妙植入孩子们心田;遍访社区,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解“车让人”的文明内涵与安全意义,让规则在邻里闲谈中入耳入心……
同时,在宣传手段上不断创新,在主流媒体、网站和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开辟“文明‘伊’起来”活动专栏,发布文明交通公益短视频;利用市内的公共电子屏滚动播放文明交通标语;在“伊春生态日”等重要活动和节假日期间,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交通、绿色出行体验活动。“现在才明白,这头盔,守护的是全家人的牵挂和幸福。”曾经觉得戴头盔麻烦的李师傅如今也成了义务安全宣传员,积极劝导其他人戴好头盔。无处不在、春风化雨般的交通安全宣传打赢了这场“攻心战”。如今,在伊春街头,头盔成了骑行队伍醒目的标识,“车让人、人守规”的景象随处可见,实现了道路交通的和谐有序。
站在新的起点,伊春交管部门将立足本职工作,让文明的种子在交通领域生根发芽,让每一条道路都成为展示城市文明的风景线。(采访报道组:张丹)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