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弘扬尊师重教传统、厚植教师家国情怀。9月9日,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尉犁县组织134名优秀教师代表开展“心系尉犁发展·赓续育人初心”主题观摩活动。教师们走进产业园区、文化地标,实地触摸家乡“393”现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的强劲脉搏,从产业创新与历史文
为弘扬尊师重教传统、厚植教师家国情怀。9月9日,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尉犁县组织134名优秀教师代表开展“心系尉犁发展·赓续育人初心”主题观摩活动。教师们走进产业园区、文化地标,实地触摸家乡“393”现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的强劲脉搏,从产业创新与历史文脉中汲取潜心育人养分,以“行走的课堂”凝聚尉犁教育奋进力量。
车辆缓缓启动,首站来到尉犁罗布麻茶蜜厂。作为全国最大的罗布麻原产地,这里曾因技术瓶颈,让野生罗布麻如“沉睡戈壁的野草”。如今,投资2.5亿元的罗布麻循环产业园内,生物脱胶技术让粗粝麻皮蜕变为“金缕”,人工种植基地更将“野草”培育成“产业树”,50余种茶、蜜、纤维制品借电商销往全国。“脱胶麻皮年产量45吨,单场直播销售额就能破百万!”厂长的话令教师们惊叹不已——昔日熟悉的“野麻”,如今已长成带动万人增收的富民产业。县二中教师张燕看着一包包罗布麻茶感慨:“这堂‘产业实践课’,让我真切看到家乡资源焕发的活力,回去要带学生看看,小小叶片如何托举起民生大文章。”
随后,观摩团走进尉犁县中意新材料有限公司,全国93%蛭石储量孕育出绿色建材奇迹,生产线将不起眼的“土坷垃”锻造成航天隔热材料与建筑隔墙板材,教师们触摸着轻质板材感叹“资源也能书写硬核科技”。利华纺织车间里,原棉到坯布的全过程令人目不暇接,教师们举着手机捕捉产业图景。转至罗布村生物科技,戈壁罗布麻在科研人员手中蜕变,从萃取活性成分到研制生物制品,小小植物正在打开大健康产业新赛道。这场浸润着科技与文化双重魅力的研学之旅,让教师们感受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成果,教师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一幕幕。
观摩团最后抵达尉犁丝绸之路·长城文化博物馆。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展区,县一中历史教师薛育国驻足凝视良久:“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碎片,更是‘家国同构’的生动见证。从产业创新的‘硬支撑’到文化根脉的‘软实力’,今天的观摩让我更明白如何讲好‘家乡故事’,既要带学生看见发展的速度,更要厚植文化的认同。”
观摩结束后,教师们仍难掩激动:“从茶蜜厂‘野麻变金’的产业蝶变,到工厂‘智能智造’的创新突破,再到博物馆‘千年守望’的文化厚重,尉犁的发展既有闯劲,更有根魂。我们要把今天的见闻融入教案,教育引导学生既为家乡成就自豪,更扛起传承与奋斗的使命。”
此次活动,既是一次“看发展、强信心”的实践之旅,更是一场“传文化、育新人”的心灵洗礼。教师们纷纷表示,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扎根讲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讲好尉犁故事,当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努力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用心用情助力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来源:用户52174806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