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8万起的方程豹 钛7有哪些优劣势,哪款最值买(纯个人看法)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0 14:59 1

摘要:作为一名方程豹 钛7的潜在用户,对我来说,钛7的直接竞争对手不是哪些硬派方盒子,而是理想、零跑、捷途山海这类家用SUV。因为钛7采用的是承载式车身设计,简单来说就是在家用SUV的基础上套用了硬派越野的外观。

作为一名方程豹 钛7的潜在用户,对我来说,钛7的直接竞争对手不是哪些硬派方盒子,而是理想、零跑、捷途山海这类家用SUV。因为钛7采用的是承载式车身设计,简单来说就是在家用SUV的基础上套用了硬派越野的外观。

最近我看了非常多的同类车型,所以我先来说下方程豹 钛7的缺点(纯个人向):

1、座椅的调节范围太小,现在很多产品都可以做到前排放平和二排组成大床的功能;

2、钛7内部长度空间一般,虽然说是车长4999mm,实际减去背后小书包,实际车长也就4800左右。发布会之前我就去4S店线下看过实车,具体数据如下:

钛7的最大内宽155cm左右(二排左右门板距离);

二排翻倒之后,二排靠背(不含头枕)到后尾门距离为150cm左右,低于同类家用SUV竞品;

前排座椅后背到后尾门距离为190cm,差不多是同类家用SUV竞品的平均水准;

二排翻倒之后,二排靠背到车顶的内高空间为90cm,同类竞品第一;

车内地板到车顶的内高空间为135cm,同类竞品第一。

希望后期方程豹能够推出一些,充分利用内高的改装件。

3、冰箱空间太小,只能放四瓶水。

4、后排出风口,只有扶手箱位有。现在很多车型(20W+)都能做到多点出风,比如B柱+车顶等。

除了以上四点,这款钛7几乎没有缺点了。当然,我想还是有很多朋友会吐槽电池不够大的,但这是插混车型,不是增程,没必要电池太大,35.6度差不多了,再大又要加钱了,比如腾势N9就是46.9度电池。

接下来,再来看看方程豹 钛7有哪些碾压同级的地方(我要开始吹了~)

极具诚意的价格+20万级最强底盘+同级最强动力+第一梯队的辅助驾驶+智慧生态互联

首先就是钛7的价格,真的是太炸裂了。上市之前,我就通过内部信息知道了会在9.9上市,没有预售,直接现货销售,非常实在,赞。

其他竞品前期死命吹,预售拉坨大的,网上一片骂声“推沟里”,到时上市再来个期货交付,去他XX的。

当时我也根据网络资料、比亚迪集团中钛7定位和同级产品做了价格预测,结果我猜中入门版17.98W的价格。真没想到,顶配能够做到21.98万,钛惊喜了。

现在价格非常有诚意了,要知道钛7可是「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悬架系统,采用这套悬架的很少会有车型在20W以内。另外,除了两驱Pro版以外,其他三个配置全都有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CDC电磁悬架的加强版)和云辇预瞄系统。可谓是20万级最强的底盘系统。

另外,除了两驱Pro版以外,其他三个配置全都有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CDC电磁悬架的加强版)和云辇预瞄系统。可谓是20万级最强的底盘系统。

在我的选车逻辑里面,最看中的就是底盘和动力。再好的底盘,如果没有匹配强劲的动力,那也索然无味。钛7全系标配了1.5T发动机,单电机版本的电机功率为200kW,双电机版本的电机总功率为520kw。百公里加速为7.9~4.5秒(动力干翻硬派SUV的V6发动机)。这个动力水准,无论是家用SUV竞品,还是硬派SUV竞品,都是最强的。

说到这里,它基本就已经打动我了。合理的价格区间,同级最强底盘+最强动力。舒适性配置也不错,全车真皮舒芙蕾座椅、全车座椅通风加热、电吸尾门、26寸抬头显示(W-HUD)、冰箱等配置都很实用。而且还有天神之眼的辅助驾驶,比亚迪作为唯一一个能兜底自动泊车的车企,这个水准不用多说了,绝对的第一梯队(谦虚的说是TOP 5以内)。

另外,钛7还有一个非常强的战略意义,钛7首发首搭比亚迪全新智慧生态“智能车+”生态战略,联合众多行业标杆品牌进行智能联动。比如安全座椅、按摩仪、运动相机以及之前就有的无人机等。也首发首搭了比亚迪自研BYD Pad,是行业首款专为“车载使用”而设计、支持车家两用的智能平板(车规级),支持45项车控功能。所以,钛7在用车生态方面,没有对手。比亚迪又一次引领了行业发展。强势冲击传统硬派越野格局。

选购建议

最后聊聊我的选购建议,这次钛7不仅价格锚定的非常精准,而且各种权益也很不错。比如价值10000的舒享包,价值4500交付礼包(为数不多送充电桩的车企),送BYD PAD,最关键的是有置换礼。像我这种有置换需求的两眼放光(没有置换车辆,也能让销售想办法),至少能拿5000补贴。

方程豹 钛7的4个配置如何选?

首选四驱Ultra版,其次两驱MAX

首冲四驱ultra版~因为四驱ultra版比max版多了激光雷达(有城市领航辅助功能的天神之眼B),头枕音箱+迪声音乐座舱(20 个扬声器,比max版本多6个),负离子空气净化器,香薰系统以及dlink 150(其他配置都是dlink 100,芯片算力是Dlink 100的两倍)。价格相差1.3万,激光雷达加头枕音箱就值1万块钱了。

四驱Ultra版,21.98万,置换厂补5000,浙江省置换新能源补15000(20W以上),叠加区补(地补)4000。差不多到手价能够做到195800,完美卡到20万以内的预算。

追求性价比的觉得两驱版max更合适,两驱MAX版比两驱Pro版,不仅多了9度的电池和冰箱,更重要的是多了云辇C、预瞄以及ICCT智能舒适系统。这几个价值远超1W的差价。

两驱MAX版 18.98万,置换厂补5000,浙江省置换新能源补12000(10~20W),叠加区补(地补)2000。差不多到手价能够做到170800。和四驱Ultra版的195800,差价25000。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会怎么选?

来源:LeoLeun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