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5月河南考察期间强调,“要把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同时他鼓励小朋友们多到实地寻溯中华文化,从小树立文化自信。近年来,经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精神文明工作中始终紧扣总书记指示精神,以“文明探源我来说”品牌为抓手,创新开展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5月河南考察期间强调,“要把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同时他鼓励小朋友们多到实地寻溯中华文化,从小树立文化自信。近年来,经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精神文明工作中始终紧扣总书记指示精神,以“文明探源我来说”品牌为抓手,创新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宣讲和文明实践活动,推动文化传承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
一、品牌宣讲浸润,树立文化自信
经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建“文明探源宣讲团”,邀请历史系教授和博物馆讲师等走进学校、企业、机关、社区等地,开展互动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宣讲,2025年3月以来以每周一场的频次陆续开展了13场宣讲活动,惠及人群近2000人次。同时宣讲针对不同群体采取差异化内容讲述,如面向企事业单位职工:强化文化使命与治理智慧,通过系统阐述中原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核心地位,引导干部从历史智慧中汲取治理经验。面向学生群体:激发文化兴趣与民族自豪,通过生动还原中华文明萌芽历程,并组织互动问答,深化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面向辖区群众:贴近生活与情感共鸣,结合“老郑州记忆”,讲述从裴李岗文化到现代农业的传承,引发中老年群体的集体回忆。
二、非遗活态传承,让文化触手可及
经开区文明实践中心联合郑州市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打造“金石传拓非遗传承保护”项目,将非遗技艺转化为文明实践新载体。通过“技艺展示+动手体验”模式,走进学校、社区、农村和企业开展了多场非遗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吸引200余名群众参与。活动中,非遗传承人冯万鹏化身“非遗传承导师”,带领青少年拓印汉画像砖、青铜器纹饰等区域文化符号,志愿者的广泛参与和辅助引导,既赋予传统技艺新活力,又实现助残与传承“双向赋能”。一名参与学生感慨:“亲手触摸拓片,听取了拓片的故事,就像打开了历史的‘时光机’。”
三、馆社联动宣教,讲好历史故事
经开区文明实践中心与大信厨房博物馆共建“以启宣思”项目,以“小厨房见大文明”为切口,推出“文物里的衣食住行”主题宣教。2024年以来,该项目接待参观94批次,开展馆内沉浸式社会教育活动30场、社区流动宣教活动10次,覆盖群众超1万人次。通过复原古代炊具、展示饮食文化演变,让群众直观感受“日用而不觉”的文明积淀。在社区活动中,居民体验“文物修复师”工作,用拼图还原陶器碎片,在互动中深化保护意识。
四、常态长效推进,筑牢传承根基
经开区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深化“每周一场”历史文化宣讲机制,积极推动“文明探源”主题教育活动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不断拓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
下一步,经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系统整合区域文化资源,联动博物馆、非遗工坊等文化阵地,创新开展沉浸式、体验式文化实践课堂,引导广大青少年在实地走访与亲身感悟中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自觉筑牢文化自信根基,努力做好文化瑰宝的守护者、传承者和传播者。
来源:鳳凰能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