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揉皱的纸团慢慢舒展开来”:休学期间,她如何找到自己的梦想?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0 15:14 2

摘要:每一位厌学孩子的故事,都不只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一个家庭的故事。

▲ 图片来源:郭仪佳小红书@郭锅丸

导读

每一位厌学孩子的故事,都不只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一个家庭的故事。

从初一就开始厌学拒学的郭仪佳,今天已经经济独立,在时尚之都上海开启了她的自由模特生涯。

她说:“虽然没有上大学,但我过得挺好的。”

厌学的那段日子,和很多厌学拒学的孩子一样,她躲在自己的网络游戏世界中,昏天黑地的通宵打电游,足不出户,甚至好长时间不洗澡,还经常和妈妈抱怨:我怎么那么丑?

如今的她每天在自己小红书、朋友圈晒又美又飒的照片,还经常对母亲说:我觉得自己好漂亮!

郭仪佳回忆先锋安格社区的那段学习时光时说:“先锋安格的环境给了我安全感,给了我一些力量,让我自信和放松,没有后顾之忧。”

郭仪佳,2021年从先锋安格社区毕业,拿到了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录取信。但2023年她选择从大学休学,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模特、自媒体和模特经纪都是她目前的工作内容。

——cinian——

01

“我不是一个适合读书的人”

▲ 图片来源:《NYLON尼龙》

2025年情人节,22岁的郭仪佳发了一条小红书,她在与男朋友一起拍摄的时尚大片下写道:

“和小张在一起的400天,一起上杂志的愿望在情人节实现啦!”

郭仪佳的小红书叫@郭锅丸,粉丝过万,她的个人标签是:

03年/自由模特/飞盘/时尚博主

她的自我介绍是:

叫我郭郭就好,特别不垂直,很随心所欲!

她现在定居上海,刚换了一个之前都没想过的比较大的房子,还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狗,谈了一个不错的恋爱。她觉得既幸福又幸运。

她曾经是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的学生,因为上课和模特拍摄无法兼顾,她选择了休学。

对休学的决定,她并不后悔。

“我不是一个适合读书的人,我需要在生活中去实践,如果你在课本上告诉我这件事情是错的,那我可能没有办法好好听进去。”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犯了一个错误,我可能就会记一辈子。”

在一次线上演讲中,郭仪佳这样说。

让时光继续倒流,初中时郭仪佳更像是一位叛逆的青春期少女。

这十来年,她经历了什么,她的父母做对了什么,让她从一位叛逆少女蜕变为独立时尚模特的呢?

2021年,郭仪佳的父亲郭才和母亲汪波与心理学博士陈海贤进行过一次对谈,通过那次对谈,我们可以看见郭仪佳的成长轨迹。

02

“我只想离爸爸妈妈近一点”

▲ 郭仪佳和父母

刚上初中不到十天,父亲郭才就接到女儿郭仪佳来的电话,让他来学校一趟。

“我不想在这里上学了,学校所有人都是傻X。”

听到女儿的话,父亲一下子懵掉了。

作为一个在销售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男人,他心里想,能说出这种话的人才可能是傻X。

但是他不敢这样对女儿说,只是接着问了为什么。

女儿说所有人都针对她,“这帮人只知道傻学习,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

父亲:你究竟想干什么?

女儿:我现在不知道我要干什么,我只想离爸爸妈妈近一点。

郭仪佳后来转学到了一所离家只有几百米的中学,可是依然不能适应学校生活。

父亲经常被老师叫到学校去,他希望通过女儿的改变来适应老师和学校,可是当他发现老师在孤立孩子时候,心里又很矛盾。

新学期开学的时候,不知道老师对郭仪佳说了句什么话,她当着老师的面,把书包从窗台扔了下去。

父亲马上接到了老师的电话,再次怀着忐忑的心情去到学校。

▲ 郭仪佳父母和陈海贤(右)

“我意识到孩子特别敏感,也意识到老师不太负责,更多的还有自责——孩子怎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父亲向陈海贤回忆说。

他长期从事销售行业,天然懂得如何与周围的环境互动和融合,而女儿却连学校生活都不能适应。

对于女儿以后的生存,他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与恐惧,万一无法融入社会怎么办?

03

▲ 初中时的郭仪佳

父女俩回家之后签了协议,制定了学习计划,可是女儿却变得越来越不快乐。

老师无意中透露出希望郭仪佳再次转学的意思,父亲从中听出了嫌弃的感觉。

这位父亲发现,女儿心情烦躁的时候,喜欢通过画画来缓解,她喜欢画小女孩,画面中的形象也是她理想的自己。

可是在现实中,她的生命力被压抑了,让她无法成为更好的自己。

“小孩本来还挺有条的,看着她的背一天一天越来越弯,好像要把自己包裹起来。”

妈妈也感受到了女儿的痛苦,以前那个活泼可爱、爱跑爱跳的女儿,现在变得死气沉沉,走路越来越慢。

“至少要上个本科,以后找个好工作。”

这是他们之前对女儿的期待,可是如今,他们只希望女儿能够快乐起来。

回忆那段艰难的日子,父亲郭才反思道:

“表面上是在担心孩子,其实是对自己未来的担忧。”

在30多岁的年纪,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孩子学习的压力一起压在他们身上......

这对夫妇意识到,孩子的压力来源除了学校,还有家庭。

“我们对自己的未来也不清晰,却巴不得让十三四岁的女儿有一个清晰的规划。”

父亲郭才对陈海贤说。

04

“人生是由无数偶然组成的”

▲ 郭仪佳在先锋安格社区时

从学校老师那里知道了成都先锋学习社区,刚好离家不远,郭才就顺路去参观了一下。

他发现这里的老师完全不一样,每个人都客客气气,教学也非常人性化,隐约感觉女儿可能会喜欢这里。

“对这个学校,爸爸心里也没有把握,但是他们有个夏令营,你想去参加一下吗?”

郭仪佳同意了,那次夏令营给她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感受,她在那个环境里如鱼得水,还交到了好朋友。

之后,一家人就做了转学到成都先锋学习社区的决定。

父亲郭才想起作家雾满拦江的话——人生是由无数个偶然性组成的。

虽然心里充满了无数的担忧,他还是同意了孩子的决定。

有时候,他下班了会偷偷跑到成都先锋学习社区看看女儿。

刚去先锋学习社区的时候,女儿大部分时间都在打游戏和睡觉,但是终于不再收到学校打给家长的电话了。

“她除了问我要点钱,其他事情不会找我。”

“至少比在公立学校好一点,她不缠我们了,先锋的老师也不会给我们施加压力。”

想起之前被老师叫到学校的场景,父亲郭才总是感觉很痛苦。

他很清楚的记得,束手无策的自己在女儿初中时的老师面前哭过两三次。

“其实是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自己的自责。”

刚去先锋的那段时间,父亲郭才跟女儿的冲突依然存在。

周末女儿回到家,他总是询问女儿在先锋学到了什么?那里的课程怎么样?可是每次女儿都说不出来。

05

父亲:

独自在公园哭了半个小时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冲突最激烈的一次,郭才开车送女儿去学校的路上,被女儿气得连车都开不动了。

为了防止出事,他把车停在一个公园旁边,下车之后对爱人说:

“其实刚才我很想动手打人。”

可是他没舍得打,只是一个人在公园默默哭了半个小时。

“我这么能干一个人,做销售还算是挺成功的,怎么对这个事情却无能为力。”

父亲郭才向陈海贤回忆说。

这次冲突之后,他意识到之前跟女儿的沟通方式行不通。

从试图管理控制孩子到放手,他内心经历了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

“后来和孩子建立一个约定,她要钱就来找我,原来我会问要钱干什么,现在也不问了,有时候还跟她开开小玩笑,比如她说要30块,我会给她转31块,然后发一句——爸爸给你的永远比你想要的多。”

当父亲郭才开始转变与女儿的相处方式时,母亲汪波也面临着类似的焦虑。

看到女儿周末在家打游戏到凌晨三点,晚上不睡觉,白天不起床,汪波总是忍不住要吼几句。

后来在成都先锋学习社区的开学典礼上,听到了刘晓伟校长的一句话,她一下子恍然大悟了。

刘晓伟校长说,“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不求回报的。”

母亲汪波意识到,自己对女儿的成长充满了期待,对孩子的爱有许多附加条件——你做到那样我才爱你。

有了这一觉察,她与女儿的相处方式慢慢发生了转变。

每次女儿通宵打游戏,她会把宵夜做好,让女儿在饿了之后有吃的。

汪波坦言,这中间经常有反复,虽然大部分时间知道要按照刘晓伟校长的教育理念来做,但是某些时刻还是会焦虑,还是会跟孩子起冲突。

那段时间,女儿很少主动交流,她也不再问女儿的学习,只是问问游戏打得怎么样,想吃点什么?

06

“你们给的不一定是我想要的”

▲ 先锋·安格学习社区

从两位家长的讲述中,我们能感受到,孩子刚去成都先锋上学的那段时间里,改变最多的不是郭仪佳,而是她的父母。

他们开始改变与孩子的相处方式,开始反思自己在孩子身上投射了太多不切实际的期待。

父母内心的挣扎和行为上的改变,表面上孩子无动于衷,其实孩子心里已经感受到了。

在成都先锋学习了一年半之后,听说先锋在深圳有一个分校,也就是后来的先锋安格社区,郭才希望女儿去那里感受一下广东务实的氛围,郭仪佳答应了。

到深圳的当天晚上,郭才订了一家酒店,女儿主动提出,希望自己一个人住一间,不愿意跟爸爸妈妈住在一起。

那天晚上,一家人有过一次深入的交流。

郭才本来计划在深圳多陪女儿几天,可是听了女儿下面的话,他就把机票改签提前回去了。

那一天,郭仪佳对父母说:

“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很爱我,你们想给我很多好东西,但是我也想跟你们说清楚,你们给我的不一定是我想要的。”

听到这一席话,父亲郭才的内心感到特别震动。

他回想自己像女儿这么大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过这么深刻的想法。

他发现女儿突然长大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能有这种想法,非常了不起。

“孩子有这样的想法,未来一定不会差,她一定会走出自己的路,我们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

慢慢的,他们对孩子开始放手,也越来越相信孩子。

附:《从休学在家到世界赛场:一个拒学孩子的母亲放下焦虑后的意外收获》

07

“安格的环境给了我安全感”

▲ 上图为郭仪佳在先锋安格的社团活动,担任摄影师

郭仪佳2018年刚开始来先锋安格社区的时候,还是个彻头彻尾的“网瘾少女”。

从昼夜颠倒只想窝在宿舍打游戏,到愿意踏出一步来社区上选修课,再到有了自己的个人项目、发起并组织了兴趣社团,郭仪佳的兴趣和热爱,在先锋安格社区的氛围中,逐渐得到了绽放。

她因综艺项目开始追星,又为此学了摄影、Photoshop。

在先锋安格社区的SD视频制作社,她承担了编剧、摄像、演员、视频剪辑等工作,共计完成了十余个视频作品。

这些早年的实践经验,为她今天的职业积累了底层经验。

如今郭仪佳既担任广告模特,也运营自己的小红书账号,还会利用手里的资源担任模特经纪。

在先锋安格社区积累的所有经验,几乎都在现实中派上了用场,让她有了独立生存的底气,她所具备的综合能力甚至超越了许多职场人士。

▲ 郭仪佳作为新人模特参与Vogue新面孔的拍摄 (郭仪佳位于左二)

2021年8月,她作为素人模特登上了Vogue杂志,接着有模特经纪公司陆续向她抛出了橄榄枝,直到今天成为了一名小有名气自由模特。

郭仪佳回忆那段学习时光时说:

“安格的环境给了我安全感,给了我一些力量,让我自信和放松,没有后顾之忧,这让我在拍摄的时候会有那种更自如的感觉。”

先锋安格社区没有必修课,以学习者的真实兴趣为导向,鼓励自主选择学习形式、方法和内容,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让学习在真实世界里自然而然的发生。

从郭仪佳奇妙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由包容的学习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附:《女儿从休学到获得百万留美奖学金:妈妈究竟做对了什么?》

08

“当揉皱的纸团慢慢舒展开来”

▲ 郭仪佳画的全家福

你很难想,一位青春期少女对于美的追求,会爆发出多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到了深圳先锋安格社区之后,郭仪佳的爱美之心突然迸发出来。

看到女儿开始放飞自我,跑到全国各地去追星,父亲郭才也尝试着更多地放手,还给女儿的微信绑了银行卡。

有一次,郭仪佳买门票被骗了3000多块钱,内心很无助。

那天晚上母亲汪波不在家,她凌晨两点敲开了父亲郭才的房门,哭诉了自己被骗的经过。

郭才在心里提醒自己说“千万别骂她”,只是安慰女儿说不要紧。

那天晚上,女儿靠在父亲的肩膀上,显得很无助,那也是这些年来,父女俩靠得最近的时刻。

第二天,父亲引导女儿去附近的派出所报了案。

“你可能还不能承担这么大的责任,我们先把银行卡解绑了,以后每周用钱就找我要吧。”

女儿同意了。

通过这件事,郭才发现女儿不敢大手大脚花钱,也很精打细算,其实是受了家庭的影响。

“钱是一个资源,该花的时候还得大胆花。”

他希望女儿在花钱上更放开一些,不要因为一次被骗就变得畏畏缩缩。

从跟父母完全不沟通,到开始跟父母商量,遇到困难倚偎在父亲的肩头,女儿跟父母的关系越来越近了。

深圳先锋安格学习社区联合创始人黄鹃涓曾经这样形容:“孩子本是一张白纸,在家长、社会、学校的压力之下揉成了一团,到了被爱包围的环境之后,就会慢慢舒展开,开始信任周围的环境和人,开始变得自信。”

母亲汪波心里明白,这种转变不是短时间内发生的。

附:《她辞去高盛百万年薪,成为拒学少年的“引路人”》

09

接纳自己每一面的美

▲ 图片来源:郭仪佳的小红书账号@郭锅丸

初中压力最大,被老师同学孤立的那几年,郭仪佳经常跟母亲抱怨说,“我怎么这么丑?”

母亲每次都安慰说,“你一点都不丑”,郭仪佳还是会觉得自己丑。

去先锋安格之后,汪波发现女儿不再会抱怨自己丑了。

“妈妈,我觉得自己好漂亮。”

看到女儿对自己的容貌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敢于展示自己,汪波心里非常开心。

每次都会回复女儿说,“你本来就很漂亮!”

在一位母亲眼里,女儿从觉得自己丑到觉得自己漂亮的转变,其实也是自信心建立的过程。

▲ 郭仪佳参与TF口红的商务拍摄(右为郭仪佳)

郭仪佳后来在一篇名为《我做模特这四年》的文章里写道:

对拍照的热情从17岁就开始了,刚开始是在学校里拍写真,拍了整整够一本写真集的照片,还会花钱请喜欢的摄影师来给我拍照。

每次觉得看到自己不同的样子都很开心,所以刚开始做模特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看到自己不同的样子”。

在后来做独立模特的日子里,也担心过自己“不够特别” ,怕自己没有办法满足客户和观众的更多想象。

但在这两年我找回更多主体性之后一切都迎刃而解了!这辈子只有你自己为自己而活,为什么要做轻易被别人的话改变的模特呢?

记得当时看《某种物质》里中年女主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崩溃,一遍遍化妆时我心里也好不是滋味,明明她在我眼里已经这么这么美了,但是如果自己不够接纳自己的话,就永远没有办法相信这一点。

今年越来越觉得充实和满足,做所有的事情目的都应该是为了丰盈自己的内心,而不是为了别人啊!

我现在还是很喜欢拍照,希望我一直到老去的那一天也能这么喜欢拍照,并接纳自己每一面的美。

受「此念」的邀请,郭仪佳的父母郭才和汪波会参与9月27号至28号的厌学论坛,在论坛中分享郭仪佳如何从一个厌学少女成长为一个独挡一面的自由模特、分享他们在面临孩子拒学的困境里,做对了什么、踩了哪些坑,同时也会在问答环节回答大家的问题。

论坛内容丰富,欢迎点击课程介绍了解详情,加入论坛!

https://appq9vktgfx8988.h5.xiaoeknow.com/v1/goods/goods_detail/course_2zgCVknmFJOW7nQGIz83ksyD5ru?sessionid=

论坛聚焦学习动力不足、厌学、抑郁、焦虑

等情绪问题

邀请4位专家代表,两位创新学校校长

多位厌学经历的孩子与家长,共同分享

用理解代替指责,找到连接与希望♥

来源:此念v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