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是点亮心灵的光,师者是持灯前行的人。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余庆县融媒体中心推出“师心映芳华”专栏,讲述我县优秀教师的育人故事,记录他们平凡中的坚守与不凡的奉献。致敬每一位点亮梦想、播种未来的老师!
教育是点亮心灵的光,师者是持灯前行的人。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余庆县融媒体中心推出“师心映芳华”专栏,讲述我县优秀教师的育人故事,记录他们平凡中的坚守与不凡的奉献。致敬每一位点亮梦想、播种未来的老师!
今天推出:余庆县城关一小:六十载深耕育人路 改革创新谱优质教育新篇
自1965年建校以来,余庆县城关一小始终秉持“做有爱之师,育上善之人” 的办学理念,作为全县小学教育的示范窗口,六十年间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为社会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
新学期伊始,该校四年级七班数学课上,学生以四人小组围绕“轴对称图形”热烈研讨、互助学习,教师实时答疑引导,活跃的课堂氛围,正是其教学改革成效的生动缩影。
作为遵义市“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校(2020年获评),城关一小历经五年探索,成功推广“322教学模式”,构建起精准育人体系。实施至今,教师课堂优良率从72%提升至94%,教学常规达标率由81%提高到98%。
“模式不仅传知识,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协作能力。” 教师杜雪芬表示。学生夏芷萱认为,微课让知识理解更轻松,学习从被动变主动;学生李昱汐则坦言,小组合作让自己学会协作,课堂更有趣。
教学改革的落地,离不开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支撑。该校通过“骨干引领、师徒结对、同伴互助”机制,依托“同课异构、课题研讨、定期沙龙”开展“四课、三评”活动,持续提升教师能力。
“骨干教师帮我们深化新课标理解,‘师徒结对’促使双方共同精进,集体备课解决了很多教学难题。” 教师杨冬琴说。目前,该校拥有市县级课题26个,市县级骨干教师62名(占教师总数29.8%),教师获省市县赛课奖项80余人次,开发微课资源112件,获评省电教馆“优秀实验校”。
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城关一小构建“五维融合”德育体系,推动全员、全面、全程育人。通过“两静四不八好”德育课程、每日微班会、文明评比等,学生文明行为优良率达97%;打造升旗仪式、主题教育、社团活动、传统节日教育四大平台,并每年举办多项体育赛事,实现“以体促德、以体促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93%、优良率67%。“我们坚持立德树人,把德育融入每个环节,以体育锤炼团队精神和意志力。”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凤林表示。
该校还以党建为发展根基,设1个党支部(党员54名),坚持党建与业务“两手抓”,定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及红色教育活动,推进“教师、党员‘双培养’”工程,实现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把党建融入教学全过程,以红色教育坚定信念,以‘双培养’打造骨干队伍,为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 李凤林说。
六十载耕耘,城关一小形成“党建为核心、德育为首要、教学为重点、活动为路径”的特色育人格局,先后获“贵州省文明校园”“遵义市十佳乡村学校少年宫”“余庆县‘双减’星级示范学校” 等省市县表彰100余次,连续10年获全县小学质量综合评估一、二等奖(其中一等奖7次、二等奖3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耕教育教学,创新办学思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努力打造学生喜爱、家长信赖、社会认可的优质示范小学,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李凤林说。
来源:余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