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窗外的秋雨淅淅沥沥,办公桌上还摊着未改完的四年级语文作业本。抬眼望见电脑的日历,9月10号渐趋逼近——这是属于我的第一个教师节。指尖抚过课本上 教员题写的“人民教育出版社” 这几个字,四年前那个攥着青海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少年身影,忽然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窗外的秋雨淅淅沥沥,办公桌上还摊着未改完的四年级语文作业本。抬眼望见电脑的日历,9月10号渐趋逼近——这是属于我的第一个教师节。指尖抚过课本上 教员题写的“人民教育出版社” 这几个字,四年前那个攥着青海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少年身影,忽然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2021年夏天,高考出分后,我毅然填报了青海省优师计划。当“小学教育”四个字印在录取通知书上时,我在朋友圈里写下“立下愚公志,建设青海省”的豪言壮志,回头想来,一半是对从前自己的总结,一半是对未来自己的承诺。 那时的我还不懂,这份承诺将如何在四年时光里生根发芽。师大的日子像一部翻不完的书,清晨的东三教学楼里总有我们背诵教育学原理的声音,深夜的图书馆里,一步步走向更深层次的教案和文学名著堆满了书桌。英语课上与外教的对话练习,文学课上对《红楼梦》的研读,都在悄悄为我描摹着 “教师” 的模样。我深知,要在青海的土地上播撒知识的种子,自己必先成为饱满的谷穗。
去年春天,我主动申请前往青海湖畔的牧区顶岗支教。初到牧区小学时,青海湖畔凛冽的寒风、孩子们黝黑脸上腼腆的笑容,还有那句带着藏语口音的 “老师好”,瞬间击中了我的心。可真正在课堂上带领一年级的藏族小孩一笔一划地书写一个个汉字时,规范坐姿、纠正握笔姿势、一遍遍强调汉字的间架结构……杂而细的工作极大的消磨着我的耐心,巴不得早点结束,但真正结束时,家长们拿着锦旗、学生眼含热泪夹道欢送的时候,我忽然明白,教育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用真诚交换真诚,用热爱点燃热爱。我在他们心里种下善良、向上的星星,而他们眼中的光,也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今年夏天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互助县城东小学教育集团,成为四年级五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真正站上讲台才知道,教师的日常远不止 “传道授业” 四个字。清晨要检查学生的出勤和晨读,课间要处理孩子们之间的小矛盾,放学后要和家长沟通学情,夜晚还要备课、批改作业到深夜。这些琐碎而繁忙的瞬间,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让我真切感受到 “班主任”这三个字的重量——那是几十个家庭的信任,是几十个孩子的依赖。
如今,我终于从当年的追梦少年,成了孩子们的引路者。看着作业本上越来越工整的字迹,听着课堂上越来越响亮的回答,想起牧区孩子们的家长临别时送给我的锦旗和孩子们眼睛里闪烁的泪花,心中满是温暖与坚定。这个教师节,不仅有各方的真挚祝福,还有自己四年来一步步走来的清晰足迹。
雨停了,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作业本上。我拿起红笔,在 “教师” 二字旁边轻轻画了一颗星星。曾有人为我引路,如今我愿成为灯塔,在青海的教育沃土上,陪着孩子们一起,走向更远的未来。
李成云,笔名:成橙,青海师范大学学生。文学爱好者。青海读书会签约作者。
来源:青海在线网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