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米饭vs长期吃面条,哪个更健康?真相出乎意料!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0 15:52 1

摘要:而在65~79岁、男性和无高血压的老年人群中,这一风险甚至增加到89.1%。

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

一碟筋道爽滑的面条,

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的主食。

中国传统饮食习惯的背后,

隐藏着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长期吃米饭和长期吃面条,

到底哪种对身体更健康?

最新科学研究给出了令人意外的答案。

2025年5月发表在《营养前沿》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真相:

与以大米为主食的人群相比,长期以小麦等面食为主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40.8%!

而在65~79岁、男性和无高血压的老年人群中,这一风险甚至增加到89.1%。

面食对心血管影响更大?

首先,与精制小麦相比,大米的脂肪和钠含量低,且不含胆固醇,能减少人体内的氧化应激和胰岛素抵抗。

其次,小麦需研磨成粉,精细程度更高,营养流失也更为严重

同时,面食的烹饪方式往往是“罪魁祸首”。

小麦常与高油高盐食材搭配,比如,早餐肉包子、午餐油泼面、晚餐油烧饼等等,这样吃会增加饱和脂肪与钠的摄入;而米饭配菜较多,整体饮食结构更为平衡。

当然,“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面食对心血管的影响也需考虑摄入量。

研究人员发现吃太少或太多都会增加风险,关键在于恰到好处,每日摄入375克熟制小麦面食时,心血管疾病风险降至最低

营养对比

从营养成分来看,米饭和面食其实各有优势。

蛋白质

面食的蛋白质含量比米饭高,但米饭中的蛋白质生物效价更高,氨基酸配比更均衡。

维生素

与矿物质

面粉中的B族维生素、钙、钾含量及膳食纤维比大米高;但大米的锌含量稍胜一筹。

热量

生米和生面的热量相差不大,但米的吸水率更高,做熟后同等重量的面食热量更高

升糖指数

很多人关心不同主食对血糖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

实际上,这与主食加工程度有关,关键在于是精制米面还是全谷物。

精制米面属于高血糖生成指数(GI)食物,两者作为主食都不利于控制血糖。

而全谷物GI较低,更有利于血糖控制。

需要提醒的是,煮粥时间越长,粥中的淀粉糊化程度越高,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GI显著升高,会增加对餐后血糖影响

健康主食的选择

其实,米饭和面食之争的本质不在于“谁更好”,而在于如何吃得更健康。

2025年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项研究证实,高质量碳水化合物(包括全谷物、豆类、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与促进整体健康和延缓衰老进程存在显著关联

经过加工、去除麸皮、胚芽和膳食纤维的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不利于健康及抗衰老

高质量碳水推荐

全谷物类

糙米、燕麦、藜麦等。

常见薯类

红薯、山药等。

常见豆类

红豆、绿豆、芸豆等。

低糖水果

蓝莓、苹果、梨、火龙果等。

深色蔬菜

南瓜、菠菜、西蓝花等。

健康吃主食的3个原则

调整比例

增加蔬菜摄入量,减少主食份额。

利用蔬菜的高纤维特性增强饱腹感,自然降低总体热量摄入。

轮换种类

避免主食单一化,交替摄入大米、小麦、玉米、燕麦、藜麦等谷物,获取多样化的营养素。

优化组合

精制谷物与全谷物、薯类或豆类混合食用,可延缓血糖升高并增加B族维生素等营养素的摄入。

结语

没有不健康的食物,

只有不健康的吃法。

不要排斥米饭或面食,

要学会通过选择和搭配,

让主食成为健康生活的助力。

参考文献:

1.Chen C, Zhao F, Du M,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ple food typ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mong older Chinese adults[J]. Frontiers in Nutrition, 2025, 12: 1539920.

2.Korat A V A, Duscova E, Shea M K, et al. Dietary Carbohydrate Intake, Carbohydrate Quality, and Healthy Aging in Women[J]. JAMA Network Open, 2025, 8(5): e2511056-e2511056.

说明:文字原创,部分图片由AI生成,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来源:医药养生保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