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凯斯勒效应/Kessler effect,碰撞级联效应,是美国科学家 Donald J. Kessler 于 1978 年提出的科学假说。该假说认为,近地轨道上的人造卫星的分布密度足够高的时候,卫星相撞释放出的碎片会撞到更多卫星、产生更多碎片,导致一些卫星轨道
如果人们真的能够放任地球轨道上的空间碎片持续积累到对航天活动构成明显威胁的地步,那么我认为 SpaceX 会发射装甲航天器到地球轨道上去清理空间碎片。
以当前世界各国的国家航天部门拥有的发射能力和需求,我不认为他们会比发射能力高于他们总和的 SpaceX 先着手投入真金白银和人力物力去有效地清理空间碎片。
看起来,这问题是知乎的提问账号提的,这问题的补充说明未解释何谓“凯斯勒效应”,不恰当地用现在时声称“每一次新的发射都像在雷区舞蹈”。我不建议如此提问。
凯斯勒效应/Kessler effect,碰撞级联效应,是美国科学家 Donald J. Kessler 于 1978 年提出的科学假说。该假说认为,近地轨道上的人造卫星的分布密度足够高的时候,卫星相撞释放出的碎片会撞到更多卫星、产生更多碎片,导致一些卫星轨道暂时难以使用。凯斯勒碎片云难以长时间封锁近地轨道,向更远处发射的航天器被碎片击中的风险很小,用碎片云暂时压制弹道导弹发射的想法对大气层内高超音速滑翔体无效、对只穿越近地空间数分钟的弹道导弹的威胁也相当有限。
近地轨道上的空间碎片会在数月到数百年内再入大气层,时间取决于轨道高度等参数。
在空间碎片多到一定程度后,没有手段清理靠近自身的空间碎片的航天器的正常运用会在空间碎片影响下变得困难,有手段的航天器则会大量消灭空间碎片,这会遏制人们进一步增加空间碎片的总质量。
当前地球轨道上有数百万片直径一厘米以上的空间碎片。将其画成距离很近的大量小碎片的图片严重不符合事实。地球周围的太空垃圾和卫星稀薄得很。
以正确比例表示地球与人造卫星和太空垃圾的立体示意图其实大家每天都看得到:直径 0.1 米的空间碎片与地球的比例,类似 PM2.5 颗粒与八十层大楼。
如此稀薄的太空垃圾会让一些人担心,是因为在上述正确比例的示意图里我们每个人相当于几十微米长的细菌,大部分人造卫星相当于几十微米到几百微米长的尘埃,这些东西跟空间碎片的尺寸相近,相对速度上来之后碰到一起会出事。在八十层大楼附近几千万立方米空气里只有数百万个代表空间碎片的 PM2.5 颗粒、数千颗代表人造卫星的尘埃且几乎没有其他污染物的场合,肉眼看去天空一片湛蓝,能见度极好,空气质量优,这个状态就能表示地球周围人造卫星与太空垃圾的状况。
来源:东窗史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