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些网民对其观点表示认同,觉得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治理理念有着独特精妙之处,在文化与社会治理层面确实对美国有着明显优势。
最近,“中国领先美国 100 年” 这个话题在网络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各方观点碰撞,众说纷纭。
有很多网民指责宣扬 “领先 100 年” 这是 “高级黑”,认为中国当前在芯片、航空发动机等诸多科技领域还有明显短板。
而且人均经济指标也与美国存在距离,说领先美国百年脱离现实,是故意捧杀中国,甚至可能别有用心。
支持者也给出了自己关于中美两种制度在社会治理经验、文明沉淀程度上的巨大差距。
由于各方对中美对比维度、判断标准分歧巨大,该话题热度持续走高,成为近期网络舆论场焦点 。
我们先说说这事是怎么传起来的。
这个观点最近被拿来广泛讨论,起源于抖音自媒体网红“独夫之心”的节目。
9 月初,“独夫之心” 在其网络节目里提出,中国在社会治理理念、文明体系成熟度等方面,领先美国达到 100 年左右 。
他的这一观点经剪辑传播后,迅速吸引大量网民关注。
一些网民对其观点表示认同,觉得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治理理念有着独特精妙之处,在文化与社会治理层面确实对美国有着明显优势。
但也有很多网友表示反对,认为在经济、科技等核心领域,中国尚存诸多待突破的瓶颈,宣扬领先美国百年,明显是脱离实际的过度渲染,不但不客观,还容易让大家忽视差距、产生懈怠。
正是因为观点的强烈争议性,此事持续发酵,引发了互联网上大范围的热烈讨论。
不过网络上,不少人观点比较偏激,单纯地将支持或者不支持该观点的人定性为小粉红或者是恨国党。
这里我们不扣帽子,只是单纯说说这一热点传播的路径和客观上两种制度和现行发展阶段的比较。
我们先来详细分析一下“中国领先美国100年”这个说法,支持方的观点。
他们认为,从文明底蕴来看,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农耕文明孕育出 “集体主义”“家国同构” 的治理智慧,从秦汉 “大一统” 到明清 “朝贡体系”,形成了 “中央集权 + 儒家伦理” 的治理传统。
而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其发展基于 “契约精神” 与 “拓荒者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市场自由与法治传统。
自 1776 年《独立宣言》确立 “人人生而平等” 理念,1787 年宪法构建联邦制、三权分立体系,至今不过两百多年历史。
从这方面讲,中国文明历经数千年沉淀,在对人类社会治理的理解、文化的成熟度上,领先美国确实不是一星半点,若以千年为尺度衡量文明发展,中国领先美国千年级别也不为过。
像咱们熟知的《资治通鉴》,早已写透国际博弈的诸多道理,而《道德经》中的寥寥数语,比西方几代学者数百万字阐述得更为深刻。
在社会治理层面,中国的 “民主集中制” 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确保了政策连贯性,通过 “试点 - 推广” 的渐进决策模式,如浦东新区、雄安新区的建设,实现改革风险可控。
基层治理中的 “网格化管理”“枫桥经验” 强化了社会稳定。
反观美国,联邦制下州权与联邦权相互博弈,两党制的极化政治导致 “否决政治” 频现,政策僵局时有发生,比如债务上限危机、控枪立法难产等。
在大规模人类社会治理方面,美国的治理模式正面临着诸多挑战。
西方文明强调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种理念在奖励开拓和抢劫方面或许有一定作用,但在社会治理中,当财富传承多代后,就会引发诸多矛盾,如阶层固化、分配不均等问题。
而中国在经历数千年发展,尤其是近代以来的探索后,逐渐形成了一套符合自身国情的治理体系,在平衡稳定、长治久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
双方争议比较大的一个点是科技实力的对比,两方观点其实在理解上有所冲突。
反对中国领先的观点相对比较好理解,主要是认为基于科技发展现状,我们未实现对美国的全面赶超,所以中国领先百年过于夸张。
而支持中国领先的观点倒不是认为中国现在就领先,他们认为中国凭借短期内的集中攻关研发就能实现对美国的快速追赶,说明我们在体制机制上有美国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主要是追赶速度,很有优势。
美国在基础研究方面,依托斯坦福大学、MIT 等顶尖学府,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风险投资催生了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
不过,中国近年来在科技领域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通过 “863 计划”“973 计划” 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在 5G(华为)、高铁、航天(天问一号)、新能源(宁德时代)等诸多领域实现了赶超。
在世界最前沿的 64 项科技中,中国已有 57 项处于第一,美国仅剩下 7 项。虽然在芯片制造、操作系统等部分关键技术上,中国还面临 “卡脖子” 难题,但发展势头强劲。
从科技发展的速度和成果转化应用来看,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在不断缩小,若按照当前的发展趋势,在某些科技领域实现全面领先或许用不了 100 年。
在经济模式上,美国以 “华盛顿共识” 为范本,强调私有化、市场化、自由贸易与金融创新,华尔街的金融资本主导全球资本流动,但过度金融化也导致了 2008 年金融危机、产业空心化等问题,近年来推行 “再工业化” 战略试图平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中国则以 “渐进式改革” 为特征,通过 “双轨制”、设立经济特区、制定产业政策等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政府通过 “五年规划” 引导战略产业发展,依托庞大市场与产业链优势形成 “规模经济”,并于 2020 年提出 “双循环” 战略,强调内需与创新的双轮驱动。
而且也要看到,美国在许多制度上并非像他所宣传的那样完美,拿之前在白宫任职的马斯克的话来说,他就觉得美国政府基本无可救药。
虽然他的话可能也有一定生气的成分在里面,但至少说明美国政府内部显然也是存在不少问题的。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在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在外交战略方面,美国冷战后推行 “单边主义” 与 “民主输出”,通过北约东扩、发动伊拉克战争等手段维护霸权,近年来推出 “印太战略”,联合日澳印构建 “四方安全对话”,意图遏制中国崛起,但 “美国优先” 政策导致盟友离心。
中国倡导 “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 “一带一路” 倡议、亚投行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经济合作,在气候问题上承诺 “双碳” 目标,在国际事务中主张通过政治协商解决争端,展现出大国担当,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不断提升。
综合来看,说中国领先美国 100 年,这种表述并不准确。
在文明厚度、社会治理智慧等方面,中国可能更具优势;而在科技、经济等领域,虽然中国发展迅速,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
但在部分关键技术和全球影响力方面,整体的军力经济影响力来看,美国现在无疑更有优势。
不过,中国发展势头强劲,未来有超越美国的可能性。
这种讨论能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激励我们不断奋进,在各个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你对这个话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百态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