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坦言:6种病压根无法治愈,宣称能治好的,无非只是想骗钱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0 19:13 2

摘要:傍晚下楼遛弯,65岁的王大爷被邻居杨阿姨拉住了:“大哥,我昨天刚买了一个‘神药’,广告说能‘一周逆转高血压’,你要不要试试?”王大爷皱了皱眉:“还能有这等好事?我吃了十年降压药,咋就没见哪种药‘永绝后患’?”杨阿姨悄声:“人家可都是电视上播的,还请专家讲课!”

傍晚下楼遛弯,65岁的王大爷被邻居杨阿姨拉住了:“大哥,我昨天刚买了一个‘神药’,广告说能‘一周逆转高血压’,你要不要试试?”王大爷皱了皱眉:“还能有这等好事?我吃了十年降压药,咋就没见哪种药‘永绝后患’?”杨阿姨悄声:“人家可都是电视上播的,还请专家讲课!”王大爷半信半疑,回家后还真上网搜了搜,发现类似的神奇药物广告一抓一大把──“包治糖尿病、根治癌症、修复肺病……”让人看了忍不住心动。

但他转念一想:这么多家庭都被“根治骗局”骗过,难道咱能例外?到底有哪些病是真的“治不好”,又是什么样的承诺最应该警觉?如果你身边也有王大爷、杨阿姨这样渴望健康的亲人,一定要看完这篇文章。

其实,正是我们对于“快速康复”“彻底根治”的向往,成为了不法商家反复利用的弱点。医生坦言,有些疾病医学至今难以攻克,轻信所谓“神药”“一次见效”,反而可能丧失最佳治疗时机,让病情变得无法逆转。接下来,我们用真实故事与权威数据,为你详细揭开“慢性病根治”的神话,特别提防最后一点,很多老人最容易忽视!

医学界一直有句话,“慢病管理重在日常。”可信息泛滥的今天,不正规的宣传太常见,大量病友在交钱“买希望”后,不但没有治好病,反而损失了健康甚至生命。究其根本,首要原因就是对疾病本质认识不足。

关键慢病一:“糖尿病”——终身管理,而不是治愈

以糖尿病为例,无数老人都被“祖传降糖药”“秘制疗法”蒙骗。医生明确: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真正意义上的“根治率”是零。目前能做到的,仅仅是通过“饮食、运动、药物”三管齐下,长期平稳血糖,预防并发症。据《中国食物成分表》和2022年国家卫健委公布数据,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超12.8%,2型糖尿病更需要终身干预,一旦迷信神奇疗法擅自停药,最快数周内就可能出现高血糖危象、并发症失控等严重后果

真实案例:70岁的刘大爷患糖尿病多年,刚开始用正规口服药将血糖控制得挺好。之后看到电视推销“快速降糖秘药”,说三个月可“摆脱药物”,便咬牙买了一堆粉末,结果不到一年便因血糖失控发展为糖尿病足,不得不手术截肢。专家结论:宣称“糖尿病可断根”,请务必远离。

关键慢病二:“高血压”——需要持续用药和生活管理

我国高血压患者高达3.3亿人,但真正规范服用降压药和定期复查的不足一半。医疗指南明确规定,高血压本质上无法完全治愈,所谓“根治高血压”的各类保健品、灵药,只会干扰科学管理,让风险成倍增加。医学统计显示:80%以上脑卒中、心梗事件,均与血压控制不良相关

真实案例:52岁的李叔叔,曾坚持服药血压正常。但2020年听信熟人“进口降压神器”,弃药改吃不明成分的保健品。不到半年,体检时发现血压飙升,险些中风。医生提醒:高血压患者终身都需按时吃药、监测,任何承诺“一劳永逸一疗程治愈”的广告都是陷阱。

关键慢病三:“骨刺(骨关节退变)”——只可缓解,无法逆转

随着年龄增加,关节磨损、骨刺增生极为常见。但不少广告号称“吃药能溶骨刺”,甚至能“重新长回健康关节”,实则毫无科学根据。中国每年中老年骨关节炎发病率高达15%以上,但正统医学意见是:骨刺一旦形成,无法靠吃药消失。手术只能解决特殊部位严重卡压,根本不等于“断根”。

医生建议:适度锻炼、控制体重、改善关节负重,配合必要止痛药物或物理治疗,才是科学手段。不要寄希望于所谓“神药”逆龄生长,反而容易腺素样副作用伤害身体。

关键慢病四、五:“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病无根治,管理为主

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都属于自身免疫系统紊乱所致,长期慢性炎症破坏关节和脊柱。有文章数据显示,中国风湿疾病患者已达1亿人。虽然现代药物可延缓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但医学共识为“尚无彻底治愈办法”,只能依靠药物、功能锻炼、早期干预控制炎症进程。

很多个案显示,医生常见到患者因病程长、反复发作焦虑,轻信“祖传治风湿神方”,但常常延误正规治疗,导致残疾风险大增。

诸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关节病等,并非一成不变的绝症。权威临床指南反复强调,只要积极干预,规范管理,数周到数月内,大多数患者可显著改善指标与生活质量

血糖、血压达标率显著提升

据《中国高血压管理联合指南》、2023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年会数据,通过规范干预、坚持服药、健康饮食、规律锻炼三大措施,6个月能让近60%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平稳达标。不仅减少不适症状,更能长期保护心脑血管。

并发症风险下降

长期管理降低肾损伤、视网膜病变、中风等重大并发症风险。一项亚太十年随访研究发现,糖友坚持科学饮食与药物管理,15年内心血管并发症风险下降达38%,而高血压管理得当可使中风风险降低50%。

生活质量提升,延缓功能退化

类风湿、骨关节炎等,规范治疗后活动能力、关节灵活性改善,自主生活无需依赖他人。这些变化往往发生在坚持科学管理的第3-6个月,而“相信速效断根疗法”患者通常没有这些转变,反受虚假宣传伤害健康。

心理状态改善

研究表明,医患配合度高、知识普及到位的慢病群体,焦虑抑郁比例显著低于对疾病抱有幻想的群体。这一心理健康的提升,反过来促进躯体康复。

高度警觉“断根、包治、速效”宣传

国家卫健委和权威指南反复强调:“慢性病不可一劳永逸”。一旦看到“包治、神药、一疗程见效”的广告,务必提高警惕。不可急于求成,丧失判别能力,防止上当受骗。

始终优先听取专业医生建议

如遇疑问,主动向正规医院内分泌/风湿/心血管等专科医生咨询。不要轻信社区、直销、线上“专家”的花言巧语。利用好丁香医生、有问必答等专业科普平台,获取真实权威信息。遇到“自称专家但无执业资格、公然贩卖药品”的,要果断拒绝。

做好慢性病自主管理:饮食、锻炼、监测、坚持用药四位一体

权威健康平台建议,慢性病患者需制定个性化饮食、合理运动方案,按时按量服药,并且定期监测血糖/血压。必要时家人帮助记录日常波动,预警早发现、早治疗。

千万记得,任何“神药”“一劳永逸”宣称,都是诱人的陷阱。慢性病是长跑,而不是百米冲刺。

结语

很多疾病虽暂无“终极根治”手段,却完全可以“与病共处”,活得很有质量。“管理”比“幻想痊愈”更重要。只有遵循科学指导,协作医生,日常养成合理习惯,才能在慢病路上活得更健康、长久。切切记住,面对那些口口声声许诺“包治百病”“神医神药”的人,千万别拿健康去试险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中国高血压管理联合指南(2022年版)》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临床诊疗指南》 4.《骨关节炎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 5.《风湿免疫性疾病管理策略进展》 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修订2023)》 7.《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癌症全病程管理共识》10.《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来源:张守健康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