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C-80:属于家庭和小型工作室的旗舰麦克风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0 20:47 2

摘要:我频道的受众们作为耳机发烧友应该会知道不同换能器带来的区别,比如动圈、动铁、平板,但其实在麦克风领域里也会有这方面的归类,主要是两大类,即电容式和动圈式,还有一种是相对小众的MEMS麦克风。电容式的麦克风对大众来说也许稍陌生一些,但其实它也是麦克风市场占有率的

我频道的受众们作为耳机发烧友应该会知道不同换能器带来的区别,比如动圈、动铁、平板,但其实在麦克风领域里也会有这方面的归类,主要是两大类,即电容式和动圈式,还有一种是相对小众的MEMS麦克风。电容式的麦克风对大众来说也许稍陌生一些,但其实它也是麦克风市场占有率的大头,本文主要分享的索尼C-80就是这么一款电容式换能器的麦克风。


可以说,真电容麦克风在专业领域上可是无法替代的,电容麦克风通过声电转换原理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当声波作用于麦克风振膜时,会引发振膜与背极板之间的电容变化,从而产生与声波对应的电信号。然而,这种转换产生的原始电信号十分微弱,在传输至后级音频处理设备(如话放或调音台)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信号衰减。为解决这一问题,电容麦克风内部集成了专门的信号放大电路,用于提升信号强度,确保音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保持足够的电平。


这类产品之所以现在基本上只能在专业领域或者是对音质要求比较高的主播才能看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有一定的硬件层面的使用门槛,因为这类产品需要直流供电,于是乎声卡你得有吧?48V幻象电源你也要配吧?当然这篇文章并不会手把手教你搭建一套麦克风系统,而是尽量用“说人话”的方式给你讲清楚索尼C-80这支麦克风。


最开始我也是贪图方便想买一款即插即用的5V电容麦,但因为我最近也在用索尼A7M4拍slog2,并且是以7k超采样而得来的4K25P为主,所以用低端麦克风来收音的时候总觉得差点意思,感觉声音细节与超高清的画面不那么匹配,主要因为这类5V USB直连的电容麦克风的灵敏度不够,无法录制出我想表达的一些声音上的细节。因为48V的电压高,电容板之间的电荷累积更多,这样麦克风能捕捉细微声音变化的能力也越高,除此之外,动态范围啊,信噪比啊,频响参数这些都是48V的产品更好,并且现在有不少优秀的声卡都已经内置48V幻象电源了,所以本着设备联通的原则,搭建一套48V的麦克风系统的想法跃然纸上。


再说回来这只C-80,这只麦克风的前身是C-100以及C-800G(引自官方介绍),面向的是家庭录音场景的准专业级用户,C-80是以C-100的传声器拾音头为基础,使用的是C-800G同样的振膜素材,也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C-80产地是日本,在日本产的高端音频产品基本上都是来自于索尼的太阳工厂,对这个工厂不熟悉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搜一下看看。更具体的方面,C-80使用了一英寸大尺寸振膜,并且是前后双振膜的设计,索尼对这个振膜结构和材料方面的设计与调教已经有着33年的可靠经验。


但是在家庭环境也不比录音室,楼上的脚步声,楼下的装修声,邻居的吵架声,你自己房间的空调声,这么灵敏的麦克风岂不是要把这些声音全部收录到我的下张专辑里了?没事,C-80的指向性是心形指向,这里就顺带普及一下麦克风的三种基本指向性,分别是全指向,8字性指向,和这次C-80一样的心形指向这三种。心形指向是前端灵敏度最强,后端灵敏度最弱,通过这种指向性的额收音方式,可以隔绝多余的环境噪音,对你指向的区域有更好的收音效果。这种指向非常适合家庭收音环境,所以再结合C-80的高灵敏度,这样就能很好的捕捉你的声音细节了,尤其是非常适合口播类的素材。对于C-80这样一直专业麦克风,它还有近场效应防失真,近场效应就是离着麦克风太近,录制的低频会骤增,影响最终效果,C-80则完全不用担忧这种情况,也就提高了我们录音时候的灵活性。


此外,C-80有一个很实用的功能,那就是低切Low cut,电脑机箱的风扇啊,摄影灯的风扇啊,视频微单的风扇啊,空调内外机的风扇啊之类的低频转动噪声都是可以用Low Cut功能来降噪的,可以更好地直观体现出更加清晰的人声。另外一个功能较定值衰减(PAD),啥意思呢?就是额外提供10分贝的动态余量,减少声音输入过多导致的过载失真。比如说你拿着C-80去录制一段声音动态很大的音乐,就需要开启这个功能,不然的话可能到了大音量的地方会过载失真,比如尖锐爆音等现象。综合这只麦克风的多项技术加持,能让我在普通家庭环境,没有做声学装修的条件下也可以使用这样一支专业麦克风,尤其是之前每次看到那些专业领域的博主用一个机械臂把麦克风搭在嘴巴面前的样子,看起来还挺专业的。


C-80随箱附带一个架子,可以安装在麦克风支架上,有条件可以选择悬臂式的支架,没有这个桌面条件的话可以选择桌面式支架或者是落地支架。想要使用这只C-80麦克风需要一条3针的XLR线,长度根据的支架调节程度和使用习惯来选择,千万别买长度正好的,尽量留出来能够调节麦克风角度的冗余长度,将这条线连接到声卡上就可以了。


再说回C-80这只麦克风,从外观上来看,这只麦克风比一般的电容麦要纤细,加上放喷罩也不会有过大的面积。C-80麦克风保留了C-800G 在13kHz频段的小峰值特性,通过适当调高13kHz 的曲线,既不影响音色本身,又让录制的音感更好听,其实很多厂家都在录音的调试上有着自己的“小心机”,不论是索尼还是森海、铁三角等,他们把人声给“录好听”都有着自己的独门思路。我自己的声音其实厚度不算高、并且在同年龄段里面属于稍微幼态点的声线,这个C-80能够让我的声音听上去更加浑厚有力,听感上呈现出更醇厚、宽松的质感,录制出来的效果超越我的预期。如果是录制器乐,我拿出来我的音箱来模拟器乐发声,C-80录制出来的效果堪比直接听现场,在声音的还原上着重还原的声场空间的表达,毕竟作为一支可以制作360Reality Audio和杜比全景声两个主流空间音效中创作录音素材的设备,这有些大材小用了。


C-80诞生于索尼重视创作者的时代,在这个时期索尼的产品上有许多方面的细节都是为大众创作者所优化的,当下很多专业级的设备正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普及到了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这为我们的创作带来了更加高质量内容和严谨的创作流程,就像这支售价3k+的麦克风采用了高达六位数的顶尖麦克风的一部分技术下放,这在过去的确是一般的家庭创作用户或者小型工作室完全不敢想象的一件事。


来源:李凌佳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