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却说春秋末年,周室衰微,诸侯并起,干戈不息。楚国有宛邑,山川清秀,民风厚朴。邑中有一青年,姓范,名蠡,字少伯。少聪慧绝伦,性好读书,尤喜兵法、阴阳、卜筮之术。虽家道清贫,然心怀壮志,常对人言:“大丈夫当乘长风破万里浪,岂能困于蓬蒿之间!”
第一回 楚地奇才怀壮志 范蠡文种结金兰
却说春秋末年,周室衰微,诸侯并起,干戈不息。楚国有宛邑,山川清秀,民风厚朴。邑中有一青年,姓范,名蠡,字少伯。少聪慧绝伦,性好读书,尤喜兵法、阴阳、卜筮之术。虽家道清贫,然心怀壮志,常对人言:“大丈夫当乘长风破万里浪,岂能困于蓬蒿之间!”
范蠡少时,常于城南柳堤读书,见江水东流,慨然曰:“光阴如逝水,不可复返,吾当乘时建功,以垂名竹帛。”邻里皆笑其狂,唯其母知子志高,常叹曰:“此子非久居人下者也。”
一日,范蠡入市卖薪,见一男子立于市口,身长八尺,面如冠玉,眉宇间自有一股英气。此人姓文,名种,字会,本为楚之小吏,因见楚王昏庸,奸佞当道,遂弃官出游,欲寻明主而事。
范蠡见其气度不凡,上前揖曰:“先生仪表非凡,敢问高姓大名?”
文种答礼曰:“在下文种,楚之鄙人耳。”
范蠡笑曰:“文先生莫非弃官而来乎?”
文种大惊:“子何以知之?”
范蠡曰:“观君衣冠古朴,言谈间有忧国之色,非久困尘俗者也。”
二人言语投契,遂至郊外松下,席地而坐,纵论天下大势。文种叹曰:“今天下诸侯,唯吴、越相争最急。吴国兵强,越王新败,国势濒危,四方贤士皆避之。”
范蠡曰:“鸟择木而栖,士择主而事。越王虽困,然志未衰,若辅之,必能成其霸业。”
文种喜曰:“子有奇才,若肯相助,何愁天下不定!”
二人遂于松下对拜,结为异姓兄弟,誓曰:“同心协力,共扶明主,如有背义,天诛地灭。”
是时,越王勾践困于会稽山,日夜以复国为念。闻楚有二贤至,喜不自胜,亲迎于郊外,执礼甚恭,曰:“寡人遭国之难,社稷将倾,今得二卿,如鱼得水矣!”
范蠡、文种拜谢,誓以死报。
自此,范蠡居越,日夜筹谋,以图恢复。
正是:
英雄际会风云起,
龙困浅滩待海潮。
来源:吴牛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