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降税救经济,印尼新财长却遭痛批:乐观言论脱离民生疾苦?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0 20:50 2

摘要:经济学家兼经济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比马・尤迪斯蒂拉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针对新任财政部长Menkeu的公开言论提出提醒,强调其就职后在政策表述与施政过程中需秉持审慎态度,避免因言辞不当引发公众误解。

经济学家兼经济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比马・尤迪斯蒂拉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针对新任财政部长Menkeu的公开言论提出提醒,强调其就职后在政策表述与施政过程中需秉持审慎态度,避免因言辞不当引发公众误解。

这一提醒的直接起因,是Menkeu此前在公开场合发表的经济预判——他乐观表示未来2-3个月印尼经济有望“迎来曙光”,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当前经济增速确实存在放缓迹象,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此外,Menkeu在谈及个人经历时提到,在担任财政部长之前,他曾先后为印尼第六任总统和第七任总统提供政策辅助,这一表述也成为舆论讨论的焦点之一。

“财政部长作为国家财政政策的核心制定者与执行者,其公开言论不仅影响市场预期,更与民众信心紧密相关,说话不应太过随意,发表公开声明时要保持谦逊,多些同理心,充分考虑普通民众的感受。”

比马在周二(2025年9月9日)接受《罗盘报》网站专访时明确表达了这一观点。他进一步解释道,当前印尼民众对经济前景的担忧主要集中在生活成本上升、就业压力增大等实际问题上,此时官员的表态若过于空泛或乐观,容易让公众产生“脱离实际”的印象。

在具体施政方向上,比马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建议。他认为,Menkeu应将工作重心放在契合民众迫切需求的政策制定上,其中为工薪阶层和中低收入群体减免税收是当务之急,这不仅能直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还能通过提升消费能力刺激内需。

除此之外,政府还需通过更通俗的方式向公众讲清楚预算效率的可持续性——比如如何在缩减非必要开支的同时保障民生投入,以及债务治理改革的具体路径,包括外债规模的合理管控、内债资金的使用效率等,让民众了解国家财政运行的真实状况。

“不妨专注于通过税收创新解决税率偏低的问题,例如优化累进税制、堵塞税收漏洞,同时推动采掘业的税收合规,确保资源开发收益更多惠及全民。”

比马强调,这些务实举措才是Menkeu展现解决财政问题决心的关键,远比空泛的表态更有说服力

谈及经济复苏的短期路径,比马明确指出这位新部长面临两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其一,必须果断下调所有加重国内消费者负担的税收政策,尤其是增值税,他以越南为例说明,将增值税从11%降至8%既能有效降低商品流通成本,又能切实提升民众购买力,对提振消费市场活力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其二,放宽预算效率限制同样至关重要,通过简化地方财政审批流程、增加基层资金自主支配权,能让资金更快速地流入社区经济、小微企业等末梢环节,促进各地区的货币流通,同时必须严格约束地方政府的征税行为,坚决防止各类隐性税费增加民众和企业负担。

《罗盘报》网站同时也就Menkeu的言论采访了印尼大学传播讲师维斯努・特里维博沃。针对部分网民认为Menkeu的发言“太过琐碎、略显夸夸其谈”的评价,维斯努从传播学角度进行了分析。

他表示,理解领导人或公职人员的公开表态,需要从精神内核、情感共鸣和象征意义三个微观层面综合考量:精神内核关乎发言者的专业可信度,情感共鸣决定了公众对表述的接受度,象征意义则影响着政策传递的价值导向。

从精神内核来看,Menkeu提及曾协助过前两任总统的经历,实际上是在通过关联过往政绩来努力建立自身的公信力,但这种方式能否真正获得公众认可,最终仍需靠后续的施政成效来检验

来源:社会观察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