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医保控费常态化及国家谈判药品“双通道”政策全面落地,以DTP药房为代表的专业药房,逐步从创新药品流通的补充渠道,升级为承接处方外流的核心平台与医疗服务体系的关键节点。该转型趋势已成为连锁药房发展的重要方向,并在多家上市连锁企业近期发布的半年报中得到明确体现
文 | 亞棋
近年来,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指引下,为适应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与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零售药房正加速向专业化、服务化转型。
随着医保控费常态化及国家谈判药品“双通道”政策全面落地,以DTP药房为代表的专业药房,逐步从创新药品流通的补充渠道,升级为承接处方外流的核心平台与医疗服务体系的关键节点。该转型趋势已成为连锁药房发展的重要方向,并在多家上市连锁企业近期发布的半年报中得到明确体现。
01
专业药房营收逆势增长,凸显市场韧性
中康CMH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5月,全国药店零售市场规模约为2152亿元,同比下降1.3%,预计全年药品终端市场将出现2.9%的下滑。与整体零售市场下行形成对比的是,DTP药房展现出显著的增长韧性与结构优势。
在2025西普会DTP药房新发展峰会上,中康科技商用数据事业部CSM总监郭赞华发布的《长坡厚雪:创新药零售市场趋势洞察》报告指出,2024年零售药店(DTP)创新药销售规模达887亿元,同比增长16.6%;2025年一季度规模增至233亿元,同比增长15.0%。创新药在DTP渠道持续保持双位数高增长,增速超过等级医院渠道的三倍,显示其渠道价值实现质的飞跃。
该趋势与多家连锁药企半年报数据相吻合:
国大药房截至2025年6月末,拥有专业药房157家,相关销售额同比增长25.1%,占分销业务整体比重提升1.9个百分点至6.65%。其在广东、广西共有113家双通道定点药店,双通道品种销售额同比增长44.8%。漱玉平民已设立大病定点特药药房120余家、院边店400余家、达标药房15家。2025年上半年DTP销售额同比增长8.66%,DTP产品销售占比超过20%。公司正持续建设DTP患者管理平台,集成患者信息管理、用药指导、健康监测与教育等功能,通过个性化服务提升患者依从性与满意度。桂中大药房依托DTP特药品种与专业服务,积极承接处方外延与医保“双通道”政策,持续扩大DTP业务规模。截至期末,DTP药店(含院边店)达191家,较去年新增5家,DTP业务销售额实现11.27亿元,同比增长11.73%。达嘉维康以DTP药房和“特门服务”药房为业务特色,报告期末销售DTP品规488个。在客流增长与品种结构优化推动下,DTP销售额达5.45亿元,同比增长19.71%;双通道药房数量增至91家。英特怡年DTP药房销售实现62%的高速增长,合作品规超500个。其云药房线上医保支付体系快速发展,并创新设立原研药专区与医保惠民专区。公司表示将持续强化专业药房、社会零售药房及线上药房的终端服务能力,深化患者资源积累与全链条影响力。中康CMH-DTP市场监测数据显示,随着国产创新药上市数量增加,2025年第一季度零售药店(DTP)中创新药销售额份额首次突破50%,显示出该细分市场的强劲动力与持续向好预期。
02
专业药房创新举措不断涌现
作为零售药店中快速发展的细分板块,专业药房当前所取得的成效与其持续创新的运营模式密切相关。多家连锁企业旗下的专业药房不仅承担传统药品销售功能,还积极融合数字化与智能化手段,拓展慢病管理、健康监测、康复指导等特色服务,不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报告期内,一心堂积极响应国家“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政策,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精准运营,为门店分级管理提供数据支撑,稳步推进战略转型。公司通过门店改造,构建了以专业药房(专注药品销售)和药妆店(全品类多元化经营)为核心的双轨发展模式,推动业务从传统零售向“专业服务+泛健康生态”转型。以数字化与合规管理为双引擎,一心堂持续重构存量门店价值,未来规划中专业药房占比将达到30%,多品类经营门店占70%。
在专业药房板块,一心堂聚焦处方药销售,大力发展DTP与慢病管理业务。为提升服务能力,公司制定了系统化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强药师与医护人员培训,开展基层慢性病服务,强化处方药专业化服务能力,积极承接处方外流与医保统筹支付,以满足顾客便捷、专业的用药需求。
此外,一心堂计划将约三分之一的专业药房升级为“药诊店”,构建“专业药店+医疗生态圈”,以服务全民健康新需求。公司认为,药诊服务网络正逐步成为基层健康管理的重要支撑。药诊店依托专业医疗团队,在基础诊疗、慢病管理、健康咨询与用药指导等方面取得突破,可同步提供线上线下问诊服务,并具备处方外配能力,将专业医疗服务延伸至社区“最后一公里”,显著提升居民健康管理的可及性与专业性。
国大药房在患者服务模式上持续创新,报告期内搭建了广东省首家输注中心,并建成省级健康管理中心(专注慢病管理)。公司还与多地政府合作共建16个医保服务驿站,并在佛山、东莞、清远、梅州等地设立罕见病关爱中心,协助建立5家医院4大科室的医生服务中心。这些院外专业场景的构建,是国大药房在专业药房经营中不断实现营收突破的关键举措。
好药师依托“数智化药学服务+特慢病医保+商保”模式,通过旗下DTP特药药房、慢病重症药房及“双通道”资质药房,在报告期内承接处方外流规模达2.75亿元。
03
深耕适应症持续扩容,以驱动市场增量
DTP药房作为新药上市初期实现快速商业化与市场放量的关键渠道,尤其对于尚未纳入医保或未进入医院的品种,发挥着触达患者、建立品牌认知和收集真实世界数据的重要作用。
该渠道同样适合需长期管理的慢病类创新药,如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自身免疫疾病用药。这类药物通常病程长、需持续干预且易反复发作,DTP药房凭借专业注射服务、疾病管理教育及长期用药支持,有效契合其“慢病化”管理需求,也促使更多连锁企业拓展相关病种的品规覆盖。
中康科技郭赞华指出,DTP渠道应重点布局EGFR、PD-1/L1、HER2、IL17A等热门靶点赛道,把握新药上市窗口期,并通过深耕适应症持续扩容策略驱动市场增长。
报告期内,老百姓大药房持续深化DTP专业服务能力,积极开展乳腺癌、皮肤病、白血病、肺癌、血友病等病种的患者关爱项目,全力满足慢病与重症患者最迫切的专业药学服务需求。截至期末,公司具备“门诊慢特病”定点资质的门店达1729家,占直营门店总数的17.67%;“双通道”资质门店328家,DTP药房176家,覆盖全国14个省、55个城市。
好药师旗下具备DTP特药药房、慢病重症药房及“双通道”资质的药房已超6500家(含加盟店)。公司针对肿瘤、罕见病、高血压、糖尿病等13个慢特病种开展专项服务,累计服务慢病患者超过百万人。
达嘉维康专注于抗肿瘤、丙肝、HIV、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领域的新特药经营。近年来其DTP业务快速发展。面对市场对药房多元化服务需求的提升,公司将进一步深化与药品生产企业的战略合作,扩大市场与产品覆盖,加强潜力新药开发,持续巩固品种优势。
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DTP专业药房也面临药事服务能力滞后、支付体系单一、生态协同不足等行业痛点。这些问题正加速推动行业从“药品交付”向“健康管理”质变升级,DTP药房发展已进入“生态竞争”新阶段。未来,随着配套政策不断细化、技术渗透持续深化以及创新药在院外市场加速扩容,供零生态共赢模式的探索将成为药品零售行业升级的关键路径。
来源:第一药店财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