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从电子厂辞职时,村里人都说我疯了——放着稳定工资不要,跑回山坳里捣鼓"野鸡"。其实选竹鸡不是拍脑袋:当时镇上餐馆收竹鸡120元/只,宠物市场更卖到150元,而本地养殖户不超过3家。最关键是它好养活,抗病力比土鸡强,4个月就能出栏,正好填补秋冬餐饮旺季
2022年从电子厂辞职时,村里人都说我疯了——放着稳定工资不要,跑回山坳里捣鼓"野鸡"。其实选竹鸡不是拍脑袋:当时镇上餐馆收竹鸡120元/只,宠物市场更卖到150元,而本地养殖户不超过3家。最关键是它好养活,抗病力比土鸡强,4个月就能出栏,正好填补秋冬餐饮旺季的空窗期。
启动前我蹲了半个月菜市场,发现活禽摊的竹鸡总断货,跟老板打听才知道:城里农家乐点名要"山林散养竹鸡",说比普通肉鸡鲜。回来一算账:300只种苗+搭建棚子+饲料,2万块就能起步,就算全赔了也比打工一年攒下的多,这才咬牙干起来。
1. 场地没花一分钱:把老家废弃的牛棚翻新,屋顶铺石棉瓦(防雨),四周用渔网围起来(防飞逃),地面垫30公分厚的沙土(方便清粪)。棚子分3块:雏鸡保温区(挂2个200瓦灯泡控温)、中鸡活动区(搭横杆让它们练飞)、产蛋区(铺干草做窝),总共30平米,自己动手3天搞定。
2. 饲料成本砍半:雏鸡前30天喂专用颗粒料(1.8元/斤),之后掺30%的玉米粉+20%的豆腐渣(跟镇上豆腐坊订,1毛钱/斤),每天再撒一把野菜(灰灰菜、马齿苋都行)。一只竹鸡从苗到出栏吃12斤料,成本控制在20元内,比全喂商品料省一半。
3. 人工自己扛:每天早上6点喂料、捡蛋,中午翻晒棚里的沙土(防潮湿),傍晚观察有没有打架受伤的。刚开始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但比起工厂流水线,至少能随时照顾生病的老爹——这才是我回村的真正原因。
1. 先抓本地餐馆"保底":第一批竹鸡养到3斤重时,我杀了2只送到镇上最大的农家乐,老板尝完当场拍板:"活鸡110元/只,每周要20只,杀好的给130!" 签了供货协议才敢扩大规模,后来又谈下3家餐馆,每月稳定走货80只,收入近万元。
2. 宠物市场"溢价"卖:竹鸡羽毛鲜艳,有城里人当观赏鸟买。我挑了20只羽毛最亮的,带到县城宠物市场,挂个"山林野养竹鸡"的牌子,150元/只,半天就被抢光。现在固定给2家宠物店供货,种蛋还能卖5元/个(比普通鸡蛋贵3倍)。
3. 抖音直播"零成本拓客":去年学着拍短视频,早上拍竹鸡抢食的画面,配文"农村散养竹鸡,明天杀好送县城",没想到有人私信要买。现在每周三、六直播抓鸡、打包,上个月通过抖音卖了42只,快递发顺丰(泡沫箱+冰袋,运费到付),最远卖到广东。
去年算下来,卖竹鸡收入12万,鸡蛋和种苗3万,刚好15万。比起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我赚得不算多,但能守着家、照顾老人,心里踏实。其实农村赚钱不难,难的是耐住性子把一件事做透——就像竹鸡,你对它上心,它就给你"下金蛋"。
(注:以上数据为2023年实际经营情况,2024年因饲料涨价,利润略有下降,但通过提高产蛋率补回来了。)
如果你们那儿山林多、餐馆多,不妨试试——记住,农村创业,稳比快重要。
来源:农人马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