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到全红婵哥哥被节目刷掉那一刻,我脑子里蹦出的第一句话是:原来在镜头前,连一只鸡都得按评委的牙缝长肉。
看到全红婵哥哥被节目刷掉那一刻,我脑子里蹦出的第一句话是:原来在镜头前,连一只鸡都得按评委的牙缝长肉。
180天走地鸡,五谷杂粮喂大,皮脆肉紧,这是广东人从小吃到大的味道。
全进华把鸡拎上台,就像把自家后院端给全国看,结果周晓燕一句“太老”,岳云鹏跟着点头,票直接没了。
我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那股鸡香,也听见广东网友的键盘噼啪作响:老?
这叫鸡味浓!
说到底,不是鸡老,是标准错位。
周晓燕是淮扬菜大师,习惯入口即化的嫩鸡;岳云鹏以前端过盘子,可主业是说相声,味蕾早被包袱带偏。
他们拿江浙和苏鲁豫皖的尺子量岭南菜,鸡当然不及格。
可广东人办村席,讲究的就是那口咬下去能弹牙的纤维感,180天算起步,老鸡嫩吃才是灵魂。
全进华被淘汰后,镜头扫到他收拾刀具,一句话没说,只把剩下的半只鸡装进保鲜盒。
我猜那盒子最后会出现在全红婵回家的餐桌上,妹妹一句“哥,这鸡好吃”,比任何评委打分都管用。
岳云鹏这些年有点飘,相声被吐槽没新梗,跑去开演唱会,票价四位数,观众喊退票。
如今又来当美食评委,点评的却是别人从小吃到大的乡愁。
术业有专攻,这话俗但真。
让说相声的决定白切鸡生死,就像让跳水冠军去评跳水姿势,观众当然不买账。
节目播完,热搜上挂的不是“谁晋级”,而是“岳云鹏别乱点评”。
全进华输了比赛,却赢回广东人的认同;节目赢了流量,却输掉专业口碑。
一只鸡扯出了南北口味、跨界尴尬、乡土与舞台的裂缝。
最后只剩一句:别让不懂鸡的人,给鸡打分。
来源:雪野畅快玩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