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出甲状腺小结节别慌!记住这几点避免过度治疗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1 06:45 2

摘要:大家好,我是费健。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的一名医生,我从事甲状腺疾病诊疗已经30多年了。既做传统手术,也做微创消融,每天都在帮助患者解决甲状腺问题。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很多人体检都会遇到的问题——甲状腺结节,尤其是那些“小于1厘米”的结节。

文章正文:

大家好,我是费健。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的一名医生,我从事甲状腺疾病诊疗已经30多年了。既做传统手术,也做微创消融,每天都在帮助患者解决甲状腺问题。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很多人体检都会遇到的问题——甲状腺结节,尤其是那些“小于1厘米”的结节。

最近我读到了一篇2025年2月发表在《Reviews in Endocrine and Metabolic Disorders》上的文章,题目是《多个甲状腺结节指南的解释与应用的复杂性:需要对‘小’病变进行协调建议》。这篇文章写得非常透彻,指出了当前医学界在处理“小结节”时的一些困惑和矛盾。我觉得特别有必要分享给大家。

一、什么是甲状腺结节?为什么那么多人有?

甲状腺结节就像是甲状腺里长出来的“小疙瘩”,绝大多数是良性的,不需要处理。现在检查技术越来越先进,尤其是超声(B超)的普及,很多人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结节,尤其是女性朋友更多见。

关键知识要点

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但真正是癌的不到5%;结节大小≠恶性风险,小的结节也可能是高风险,大的也可能是良性的;不建议常规对所有人做甲状腺筛查超声,除非有症状或高风险因素。

二、“小于1厘米”的结节,为什么特别让人纠结?

这篇文章指出,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几种指南(比如TIRADS、ATA、ETA等)在处理“小结节”时,存在一些不一致的地方。比如:

TIRADS系统:通常不推荐对<1cm的结节做穿刺活检;但万一穿了,结果如果是“疑似恶性”,又没法确定是哪种癌亚型;治疗指南:推荐手术是首选,但如果是“经典型乳头状微小癌”(PTMC),也可以考虑热消融或主动监测。

你看,这就有点像“路上看到红灯该停还是该绕?”——不同交规说的不太一样。

所以经常有患者拿着报告来问我:

“医生,我这个结节才8mm,要不要穿?”“如果不穿,我怎么知道是不是癌?”“如果是癌,不手术行不行?消融靠谱吗?”

这些问题,背后其实是指南之间的“打架”,也让医生和患者都陷入两难。

三、那我们该怎么办?费医生给你几点建议:

虽然指南不一致,但作为临床医生,我一直强调:个体化处理最重要。不能只看报告,还要看人。

如果你是体检发现小结节(<1cm),记住这几点

先别慌:绝大多数小结节是良性的,不需要治疗;找专业医生评估:不仅要看大小,还要看形态、边缘、钙化、血供等;不是所有结节都要穿刺:除非位置不好(比如靠近包膜)或有淋巴结转移迹象;如果确诊是经典型乳头状微小癌,可以考虑:

主动监测(定期复查);

热消融(微创,保留甲状腺功能);

手术(根治性强,但创伤大)。

一定要多学科讨论:内分泌科、超声科、外科、病理科一起看片子和报告,综合判断。

四、未来的希望:指南正在走向统一

这篇文章也提到,国际上多个学会已经开始合作,推动指南的协调与统一。比如正在制定国际统一的TIRADS系统多学会联合声明等。未来我们处理小结节时会更有据可依。

五、写在最后

作为一名做了几十年甲状腺手术和消融的医生,我深知每一个结节背后都是一个焦虑的人、一个家庭的故事。所以我一直在做科普,就是希望大家能理性看待结节,科学应对变化

如果你或家人有甲状腺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来我的线上问诊平台咨询。我会尽力给你最精准、最暖心的答复。

文章出处:Trimboli P. (2025). Complexity i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guidelines for thyroid nodules: the need for coordinated recommendations for “small” lesions. Reviews in Endocrine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26:223–227.

作者介绍: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余年,擅长甲状腺肿瘤外科手术与微创消融治疗,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全网粉丝超100万,致力于甲状腺疾病科普与精准诊疗。

推荐理由:这篇国际最新文献直击临床痛点,指南之间的矛盾正是患者困惑的根源。读懂它,你就读懂了甲状腺结节诊治的“底层逻辑”。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健康路上,我一直都在。

来源:费健医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