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阵子回乡下,发现不少村民聚在村委会门口议论“合村并镇”——有人说“要把咱村跟邻村并了,老房子得拆”,有人说“要搬去镇上的新社区,不知道要不要自己掏钱买房”,还有人担心“地会不会被收走,以后靠啥生活”。
前阵子回乡下,发现不少村民聚在村委会门口议论“合村并镇”——有人说“要把咱村跟邻村并了,老房子得拆”,有人说“要搬去镇上的新社区,不知道要不要自己掏钱买房”,还有人担心“地会不会被收走,以后靠啥生活”。
其实不光我老家,最近后台也收到好多留言,都是农民朋友问合村并镇的事,怕自己的房子、土地、补偿被“坑”。我专门找了参与过山东、河南合村并镇试点的规划师老林,又翻了2024年国家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3-2027年)》,发现合村并镇不是“一刀切”,更不是“强拆强搬”,农民的权益有明确保障,但关键是要守住2条底线,别被谣言带偏,也别稀里糊涂签字。
今天就用大白话把合村并镇的“权益保护”讲透,不管你家在不在试点区,都先存着,真到并村的时候,能帮你避开大坑,护住自己的房子和地。
一、先拆穿3个“合村并镇谣言”!别被吓住,这些事国家绝不允许
老林说,每次合村并镇启动,都会冒出各种谣言,比如“不搬就强拆”“老房子一分钱不补”“地要收归国有”,其实这些都是假的,国家早有规定,这3件事绝对不允许做,遇到了直接举报:
1. 谣言一:“合村必须拆老房,不搬就强拆”——假!自愿是前提,强拆违法
老林参与的试点里,有村民问“我不想搬,能不能不拆老房?”,答案是“能”。按规定,合村并镇的“搬迁安置”必须坚持“农民自愿”,不能强迫,更不能强拆。
比如村里要建集中居住区,你可以选“搬去新区”,也可以选“留在老村”(只要老村不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地质灾害区),就算选搬,也得等新区的房子建好、装修好,能直接住了才拆老房,不会让你“没地方住”。
去年河南有个试点村,一开始有12户村民不想搬,村委会没强迫,而是跟他们协商,最后这12户留在了老村,村里还帮他们修了水泥路、装了路灯,一点没受影响。老林说,强拆不仅违法,还违背合村并镇的初衷,要是遇到有人说“不搬就强拆”,直接打12345热线或自然资源局举报电话,一告一个准。
2. 谣言二:“老房拆迁没补偿,新区买房自己掏钱”——假!补偿有标准,买房有优惠
很多人怕“拆了老房拿不到钱,去新区买房还得花几十万”,其实这是谣言。合村并镇的拆迁补偿和安置,国家有明确要求:
- 老房拆迁有补偿:不管是土房、砖房,都会按“评估价”给补偿,比如砖房每平米补800-1200元,土房每平米补500-800元,具体金额由第三方评估机构算,不是村委会“随口定”;
- 新区买房有优惠:去集中居住区买房,价格会比市场价低很多,比如市场价每平米3000元,村民买可能只要1500-2000元,而且补偿款可以直接抵房款,很多村民补完钱后,花几万块就能买到新房;
- 特殊群体有照顾: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不仅补偿能多拿10%-20%,买房还可能“零首付”,甚至免费住小户型,不会让你“拆了房没地方住,买不了房”。
老林说,他见过最“划算”的案例:山东一个村民,老房120平米,补偿了10万元,去新区买100平米的新房,优惠价18万元,用补偿款抵完,自己只花了8万元,还拿到了装修补贴2万元,相当于6万元住上了新房。
3. 谣言三:“合村后土地要收走,以后不能种地了”——假!土地归集体,承包权不变
这是农民最担心的谣言,其实合村并镇只是“调整村的行政区划”,不会改变土地的所有权和承包权。按规定:
- 土地所有权还是村集体的:不管村怎么并,耕地、林地的所有权还是归原来的村集体(或合并后的新村集体),不会变成“国有土地”;
- 你的承包权不变:你之前承包的耕地、林地,合村后还是你的,承包合同继续有效,到期还能续,村里不能随便收回;
- 土地可以流转,但不能强征:要是村里想把土地集中起来搞种植、养殖,得跟你协商,你同意了才能流转,流转费归你,不同意的话,你还能自己种,没人能强迫你。
老林提醒:要是有人说“合村后土地要收走”,你可以让他拿出政策文件,拿不出来就是谣言,别信;真要流转土地,一定要签书面协议,写清楚流转期限、流转费金额、付款时间,别口头约定。
二、合村并镇要守住2条“权益底线”!签任何字前,先看这2点
老林说,合村并镇里,农民的权益能不能保住,关键看“会不会签字”——很多人稀里糊涂签了字,最后发现补偿少了、房子面积错了,再想改就难了。其实只要守住2条底线,签任何字前先核对,就能避免90%的坑。
第一条底线:“补偿和安置方案,必须经过村民同意”——没开会、没公示,绝不签字
按规定,合村并镇的“拆迁补偿方案”“安置方案”,必须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还要在村里公示7天,没人反对才能实施,没经过这两步的方案,都是违法的,你绝对不能签字。
具体要盯紧3个环节:
1. 看有没有“村民代表大会记录”:方案讨论时,会有记录,上面有村民代表的签字,你可以要求村委会拿给你看,要是没记录,说明没开会,方案无效;
2. 看有没有“公示照片”:方案要贴在村委会门口、村里的公告栏,还要拍照片留存,你可以拍一张公示照片,作为证据,要是没公示,别签字;
3. 看方案里有没有“模糊条款”:比如补偿款只写“按规定补偿”,没写具体金额;安置房只写“新区住房”,没写面积、位置、交房时间,这种模糊方案绝对不能签,必须让村委会把细节写清楚,比如“补偿款每平米1000元,安置房位于XX新区X号楼X单元,面积110平米,2025年12月31日前交房”。
老林说,去年有个试点村,村委会没开村民代表大会,就拿出方案让村民签字,有30多户村民没签,还举报了,最后上级部门要求村委会重新开会、公示,修改了方案里的模糊条款,村民才满意签字。
第二条底线:“自己的‘证’要攥紧,没证的要补”——房产证、承包证,一个都不能少
合村并镇里,你的房子、土地能不能拿到补偿,全看你有没有“合法证件”,没证的话,可能会少拿补偿,甚至拿不到补偿,所以一定要攥紧自己的证,没证的赶紧补。
1. 房子的证:房产证(或宅基地使用权证)
要是你的老房有房产证或宅基地使用权证,拆迁时能按“合法建筑”拿全额补偿;要是没证,得证明房子是“合法建造”的(比如有当年村委会的批建证明、邻居的证言),不然可能被认定为“违建”,补偿会少很多,甚至没补偿。
怎么补证?流程很简单:
1. 向村委会提交《补证申请书》,说明房子的建造时间、位置、面积;
2. 村委会核实后,公示7天(证明没人有异议);
3. 拿着村委会的证明,去乡镇自然资源所申请补证,大概1-3个月能拿到。
2. 土地的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你的耕地、林地要是有这个证,合村后承包权不变,流转、征地时能拿到全额补偿;要是没证,赶紧申请确权,拿到证才算“合法承包”。
补证流程:
1. 向村委会提交《土地确权申请书》,说明承包土地的位置、面积;
2. 村委会组织测量、核实,公示7天;
3. 报乡镇政府审核,县级自然资源局批准,最后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老林说,有个村民因为老房没证,拆迁时只拿到了一半补偿,后来补了证,才补回了剩下的补偿,但花了很多时间,所以能补证的一定要尽快补,别等拆迁了才着急。
三、合村并镇后,这3个“新权益”要主动争取!别等别人提醒
老林说,很多农民只盯着“补偿和房子”,却忽略了合村并镇后的“新权益”,其实这些权益能让你以后的生活更方便、更赚钱,一定要主动争取:
1. 争取“公共服务权益”:养老、医疗、教育别落下
合村后,新村会建养老院、卫生室、幼儿园,这些公共服务你都能享受,比如:
- 养老:60岁以上老人可以去村里的养老院,费用比外面低很多,还能享受免费体检;
- 医疗:村里的卫生室能刷医保卡,小病不用去镇上,报销比例还高;
- 教育:孩子能去村里的幼儿园,不用再跑几公里去邻村,还能享受免费营养午餐。
要是新村没建这些设施,你可以联合其他村民,向村委会、乡镇政府提建议,只要符合规划,一般都会采纳。
2. 争取“土地流转权益”:不想种地能赚钱,想种地有支持
合村后,土地会更集中,流转更方便,你可以:
- 不想种地: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大户,每年能拿流转费(比如每亩每年800-1200元),自己还能去打工,赚两份钱;
- 想种地:可以申请“种植补贴”,比如种粮食每亩补100-200元,还能享受合作社的“统一播种、统一收割”服务,成本更低、收成更高。
老林说,山东有个试点村,合村后成立了粮食种植合作社,村民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亩每年拿1000元流转费,还能去合作社打工,每天赚150元,比自己种地赚得多,还轻松。
3. 争取“就业权益”:村里有产业,家门口能上班
合村后,村里可能会引进加工厂、养殖场、乡村旅游项目,这些项目会招村民上班,你可以主动报名,比如:
- 去加工厂做包装、组装,每月能赚3000-4000元;
- 去养殖场喂猪、养鸡,每月能赚2500-3500元;
- 搞乡村旅游,开农家乐、卖土特产,赚的更多。
要是村里没引进产业,你可以跟村委会提建议,推荐适合村里的项目,比如村里有山有水,就建议搞乡村旅游,只要项目可行,政府还会给补贴。
四、写在最后:合村并镇是好事,但别“稀里糊涂”,权益要自己盯
跟老林聊完,我明白合村并镇的初衷是“让农民生活更好”——住上新房、用上好的公共服务、种地更方便、赚钱更多,但前提是你要“懂政策、守底线、争权益”,别被谣言吓住,也别稀里糊涂签字。
最后给大家3个“行动建议”,都是老林总结的经验:
1. 多听“官方消息”:别信村里的传言,多去村委会看公示、听宣讲,或者打乡镇政府的电话,了解真实的政策,官方消息才靠谱;
2. 签字前“多问几句”:不管是补偿方案还是安置协议,没看懂的地方一定要问,比如“补偿款什么时候给”“安置房有没有房产证”“土地流转费怎么付”,问清楚再签,别不好意思;
3. 遇到问题“别忍气吞声”:要是发现补偿少了、方案没公示、有人强迫签字,别忍,直接找乡镇政府、县信访局,或者找律师帮忙,你的权益要自己争取。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准备合村并镇的农民朋友,别慌、别乱,守住底线,争取权益,合村后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要是觉得有用,就转发给身边的人,让更多人懂政策、护权益。
来源:自由的风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