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初,邱海妍通过交友软件结识了自称做生意的吴泽昊。几次聊天后,吴泽昊以创业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向她借款,并承诺短期内归还。出于善意及感情维系考量,邱海妍在2024年4月至11月间,通过微信、银行转账及现金方式,累计借出23.3万元。
网络世界虚拟复杂,通过网络交友结果更是难以预测,广州的邱海妍近日便因网络交友陷入借贷纠纷。
2024年初,邱海妍通过交友软件结识了自称做生意的吴泽昊。几次聊天后,吴泽昊以创业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向她借款,并承诺短期内归还。出于善意及感情维系考量,邱海妍在2024年4月至11月间,通过微信、银行转账及现金方式,累计借出23.3万元。
10月4日,在邱海妍多次催讨下,吴泽昊出具了一份《借条》,白纸黑字承诺分期还款。然而还款期限已至,吴泽昊不仅分文未还,还玩起了“人间蒸发”电话不接、微信不回,彻底失联。面对多年积蓄可能付诸东流的困境,邱海妍找到了北京冠领(广州)律师事务所,希望冠领律所能帮助自己解决纠纷,冠领律所经研判指派律师丘雅莹、王一帆代理本案。
接受委托后,冠领律师发现本案看似为简单的民间借贷,实则存在三个棘手问题:首先,邱海妍的部分借款通过现金交付,缺乏直接证据;其次,案涉部分款项转给了案外人;三是吴泽昊刻意规避,拒绝沟通。
面对办案困境,冠领律师制定了周密的诉讼策略:首先,通过梳理邱海妍的银行流水、微信转账记录,形成了初步的资金流向记录;其次,梳理微信聊天记录,夯实双方具有借贷合意的基础。
面对现金支付取证难的困境,冠领律师指导邱海妍收集了当日银行取现凭证、与吴泽昊的催款聊天记录。针对向案外人的转账,律师搜集出吴泽昊指定收款方式的有关证明,增强邱海妍主张的合理性。
庭审当天,吴泽昊缺席庭审,试图逃避责任。
冠领律师有条不紊,依据准备的《借条》等证据阐明:
依据我国《民法典》第675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邱海妍提供的转账记录等证据足以证明她与吴泽昊之间存在民间借贷关系。吴泽昊签订《借条》后未按时还款已经构成违约,他应承担相关的违约责任。
来源:小淘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