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医药卫生领域报告》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1 06:06 2

摘要: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不断融合并转化到医学实践中。其中,组学与大数据技术、再生医学、脑科学和类脑科学、生殖医学、药物基因工程、数字医学、3D生物打印技术、微创精准医学工程技术等,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全球医药卫生领域正经历

本期导读

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不断融合并转化到医学实践中。其中,组学与大数据技术、再生医学、脑科学和类脑科学、生殖医学、药物基因工程、数字医学、3D生物打印技术、微创精准医学工程技术等,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全球医药卫生领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浪潮。

近年来,我国医疗、医保、医药事业深入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建立,全民医保体系日益健全,为人民健康提供了牢固的保障,医疗卫生事业的整体发展成效显著。与此同时,医药卫生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加快。

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要“加快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推进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基地建设”,“启动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党中央、国务院对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部署,将更加有力地促进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的发展,使我国的医疗卫生科技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为人民健康提供更加全方位的科技支撑和保障。

2021年初,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组织开展“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研究”。“医药卫生领域中国工程科技未来20年发展战略研究”是这一重大项目的关键领域研究课题之一。

课题研究立足国家战略,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科技发展态势,对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开展战略性研究,提出面向2040年医药卫生领域发展愿景与需求;聚焦世界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的发展短板,从技术预见与能力分析、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工程科技需求牵引的基础研究方向的角度,深入分析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的发展态势以及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重大工程和重大工程科技专项建议,以及推动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的政策建议及管理措施。

项目组组织开展了面向2035年的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效果评估及深化论证,同时进行了面向党的二十大的2035年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战略研究;完成了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的愿景报告;开展了两轮面向2040年的技术预见专家调查;完成了医药卫生领域的技术预见分析报告、面向医药工程科技发展需要的基础研究方向报告,以及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报告;进一步深化了中国面向2040年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项目组以项目研究成果为基础进行了本书的编写。医药卫生领域项目组由综合组、子领域专题组、工作组组成,综合组组长是张伯礼院士、付小兵院士。按照医药卫生领域的专业特点以及专项研究需要,项目组设立了8个子领域专题组,分别是:王红阳院士牵头的基础医学专题组、陈香美院士牵头的临床医学内科专题组、付小兵院士牵头的临床医学外科专题组、李松院士牵头的药学专题组、徐建国院士牵头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题组、顾晓松院士牵头的生物医学工程专题组、黄璐琦院士牵头的中药学专题组、张伯礼院士牵头的中医学专题组。

本项研究工作共有30余位院士、130余位专家参加,共涉及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通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河北医科大学等8家依托单位。专家的权威性以及依托单位的雄厚科研实力都为该项目顺利开展研究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

以建设健康中国为目标,以全民健康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医药卫生事业,需要以工程技术作为引领和支撑,需要广泛凝聚专家的集体智慧。分析世界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趋势,瞄准该领域重点和难点问题,弄清“卡脖子”技术背后的潜在科学问题,不断开展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滚动研究,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对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研究领域宽泛、涉及面广、研究内容专业性强,编写过程中难免挂一漏万,如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医药卫生领域报告》编委会

2025年2月

左右滑动查看

本文摘编自《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医药卫生领域报告》前言部分,“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编,标题和内容有调整。

科学人文在线,与您共同关注科技史、科技哲学、科技前沿与科学传播,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价值的阅读!欢迎点赞、转发、留言讨论。

今日荐读

《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医药卫生领域报告》立足国家战略,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入分析世界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态势,聚焦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和社会发展愿景与需求,提出面向2040年中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与总体架构,各子领域的重点任务、基础研究方向、重大工程与重大工程科技项目,以及工程科技需求牵引的基础研究重点方向建议。

本书涵盖生物与分子医学、再生医学、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疾病防治、药物工程、整合式医学、医学信息技术、中医药学、法医学、医疗仪器技术等多个子领域,系统性、综合性、前瞻性强,可为相关政府部门系统谋划和前瞻部署提供参考,为科研工作者把握学科前沿动态、明确研究方向提供指引,为科技企业洞察行业发展趋势、优化企业技术创新布局提供助力,同时智库研究人员、社会公众也可通过本书了解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状况和未来图景。

编委会主任简介

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名中医,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技术副总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教育部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十一届药典委员会副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世界华人中医医师协会会长。

付小兵,创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专家,主要从事创伤和创伤后的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研究。1960年8月出生于四川省资阳市。1993年毕业于西班牙马德里大学,获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来源:科学人文在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