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论是在三尺讲台上的精彩演绎,还是在学校管理岗位上的高瞻远瞩;无论是对青年教师的悉心培养,还是在教育帮扶工作中的无私奉献,林伟都以一种不服输的劲头,精心雕琢着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展现出非凡的教育智慧。
无论是在三尺讲台上的精彩演绎,还是在学校管理岗位上的高瞻远瞩;无论是对青年教师的悉心培养,还是在教育帮扶工作中的无私奉献,林伟都以一种不服输的劲头,精心雕琢着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展现出非凡的教育智慧。
林伟
逐梦教育:从乡村讲台到特区名校的坚守
1990年7月,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林伟,怀揣着对教育的懵懂与热忱,回到了粤西家乡,成为乌石中学的一名教师。那所面临大海的学校,墙壁斑驳、课桌椅吱呀作响。“报到那天,看到孩子们清澈又带着些许怯生生的眼睛,我就知道,这里需要我。”林伟的话语里满是动容。
面对基础薄弱的农村孩子,他放弃填鸭式教学,用“土味”智慧点燃课堂:讲函数时带学生测量梯田坡度,教立体几何时用竹篾编织圆锥模型,让学生用统计知识分析村庄玉米亩产量。班上有个叫石头的留守男孩,几次想辍学,林伟一次次家访开导,悄悄垫付书本费,最终帮石头圆了高中梦。“林老师,您让我觉得读书有盼头”,学生的这句话,成了他坚守教育初心的最初动力。
1995年,因教学成绩突出,林伟调任雷州市第一中学教师,后又担任雷州市第二中学副校长。2003年,他来到深圳,面对特区教育“理念新、节奏快”的冲击,他坦言:“刚来深圳,最震撼的不是高楼大厦,而是这里教育的理念之新、资源之丰、节奏之快。”他迅速以归零心态投入学习,探索“情境·问题·探究·表达”四维驱动教学模式,首创“思意数学”教学理念。“思意数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尽量从‘有尽’的‘思’中解读出‘无穷’的‘意’来,不仅是教知识,更多的是教知识背后的意义”。在他的课堂上,数学不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智慧——三角板能与埃菲尔铁塔对话,复利计算里藏着“奶茶经济学”,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在深圳的二十余年,他带领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培养出大批优秀学子,也让“思意数学”成为深圳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林伟和学生在一起
赴桂帮扶;把爱与希望播撒在毛南山乡
2022年7月,荣誉等身的林伟毅然放弃深圳的安逸生活,参加国家乡村振兴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挂任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以下简称“环江二高”)校长。有人不解他为何“自找苦吃”,他却坚定地说:“正是因为国家给予了我诸多殊荣,我更应遵循本心,帮扶一所学校,帮扶一个民族。环江二高是我时刻用情、终生用心、 极度用力的地方!”
初到环江二高,林伟没有急于求成,而是深入调研,全面掌握了解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教育整体情况,特别是对环江二高的学校发展、育人文化、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内部管理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随后,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办学定位特色,制定了《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环江二高帮扶工作学校发展规划》,确立了“组团式”教育帮扶的学校发展目标,即努力实现“学生最优成长”“教师最优成长”“学校最优成长”三个“最优成长”。在教学上,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的现状,林伟提出“低起点,小步子,多训练,快反馈”的原则:“我们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低起点’ 能让他们跟上节奏,‘小步子’能让他们逐步积累信心,‘多训练’和‘快反馈’则能及时查漏补缺。”他还开设36个主题课程,推动38个社团课程化,“要为学生搭建多元成长的舞台,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阳光下自信地成长。”林伟说。
2024年高考前夕,他自掏腰包购买巧克力,逐班送到学生手中,并告诉学生们:“这是‘巧克难题,力拔头筹’的祝福,别紧张,正常发挥就好。”2107班学生陆荣金感动地说:“拿到巧克力的时候,感觉校长就像家里的长辈,特别亲切,瞬间就有了拼尽全力的底气。”
两年帮扶,环江二高焕然一新:高考本科增长率达40%,突破211高校录取零纪录;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获奖73人次;学校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星级特色学校”。林伟离开时,师生们都依依不舍,排着队找他签名。林伟更是哽咽着与师生话别:“我会一直牵挂这里,做环江二高云端教育的点灯人。”
林伟给学生颁发获奖证书
教育初心:35载无倦怠,因热爱而幸福
35年教育生涯,林伟从未有过职业倦怠,反而时时满溢着幸福感。这份坚持,源于他对教育事业深入骨髓的热爱,更源于与学生、教师相伴成长的温暖。
在他心中,看着学生逐渐成长是最大的幸福。从乌石中学帮石头重返校园,到环江二高见证学子考上211高校,“目睹莘莘学子的成长与蜕变,被毕业多年的学生记在心间,这不就是最简单的精神满足和快乐吗?”
学校里教师的进步也让他倍感欣慰。在深圳,他主持的名师工作室培养出30位正高级教师,“名师是做出来的!机会是自己创造的,不努力哪来机会”;在环江二高,他开设32场讲座,构建集体备课“45552”方案,培育出15名高级教师、10名中级教师。看到岑雄胆老师团队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他比自己获奖还高兴:“非洲有一句谚语:‘如果你想走得快,就独自行动。如果你想走得远,就结伴而行。’与教师们共同成长,是最珍贵的收获。”
更重要的是,他把教育当作终身追求的事业,而非谋生的职业。35年来,他节假日很少休息,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读书、学习、研究和写作。从“思维学导法” 到“思意数学”,从主持13项课题到出版12部专著,每一次探索都让他充满乐趣。“几天不读书,上台讲话就感觉落伍了,找不到新词。”林伟坦言,对教育的新鲜感与探索欲,让他始终保持热忱。他常说:“我在讲台上的这份满足和充实,让我感觉到教师是精神上的富有者。”
如今,林伟虽已回到深圳,却仍通过云端为环江学子输送优质资源。35载春秋,他以热爱为笔,以关爱为墨,在教育画卷上写下动人篇章。正如他在《环江二高颂》中所写:“愿吾校之学子皆能秉承先贤之遗训,弘扬环江二高之精神”,而他自己,也将继续以教育为炬,照亮更多学子的梦想之路。
【人物档案】
林伟,现任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思意数学”首创人和践行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师德先进个人,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主持课题13项,出版专著《思意数学——林伟数学教学研究》等12部,发表论文200多篇;获得首届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广东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广东省中小学创新成果奖15项。2025年获“特级教师”称号。
【获奖感言】
非常荣幸获得特级教师,这份荣誉是肯定,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感恩所有支持我的师长、同事与可爱的学生们。站在新起点,我愿与所有教育同仁继续携手,深耕讲台,用爱与智慧守护孩子们的梦想,为广东教育贡献力量!
文 | 记者 何宁图 | 受访者提供
出品:羊城晚报社
总策划:任天阳
总统筹:林海利 林如敏
主编:龚丹枫 陈晓璇 王倩
统筹:卫轶 孙唯
版面设计:黄文倩
责编:卫轶
美编:黄文倩 陈健怡
校对:张家梁 朱艾婷 苏敏 马曼婷 桂晴 刘博宇
来源: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