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从教二十三载,从乡村小学教师到幼儿园园长,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初心。潮州市潮安区龙湖镇中心幼儿园园长林小玲,始终扎根乡村教育一线,以爱为底色、以文化为纽带,用三年时间将一所新建乡镇幼儿园打造成全市第一所省级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她说:“教育没有什么
她从教二十三载,从乡村小学教师到幼儿园园长,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初心。潮州市潮安区龙湖镇中心幼儿园园长林小玲,始终扎根乡村教育一线,以爱为底色、以文化为纽带,用三年时间将一所新建乡镇幼儿园打造成全市第一所省级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她说:“教育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就是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为孩子一生打下最美的底色。”
一句问候背后,孩子与老师在爱中成长
“小陈老师,早上好!”这句在幼儿园里再平常不过的问候,却让龙湖镇中心幼儿园的老师们瞬间热泪盈眶。说出这句话的孩子小妍(化名),是一名有自闭倾向、入园时仍无法开口说话的女孩。
小妍三年前刚入园时,由于情绪不稳定,且不会表达,一定程度影响了班级秩序。林小玲了解情况后,带着老师们连续数日蹲班细致观察,多次与家长深入沟通,了解孩子成长经历,制定出一套温暖的干预方案——通过轻柔的后背抚摸给予孩子具象化的安全感;发现小妍对文字的敏感度很强,便悄悄在教室一隅布置“情绪绘本角”,让她自主阅读;指导家长亲子阅读陪伴,发动全班孩子成为“爱心小伙伴”,大家都主动和她沟通交流,一起帮助她、接纳她……
教育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却能让生命悄然绽放。令人惊喜的是,几个星期后,小妍在一天早上走进教室时对老师开口说出了她人生中第一句问候。毕业汇演那天,她自信地走在舞台上,朗诵、表演,俨然变了一个人。台下,林小玲泪流满面:“所有人用自己的爱,真正唤醒了这个孩子成长的愿望。对班里其他孩子来说,他们心中也种下了一颗爱的种子。对老师来说,也是教育生涯中珍贵的成就。”
林小玲常说:“我们要以爱为本,做有温度的学前教育,构建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家园,为孩子一生打下最美的底色。”而小妍在幼儿园成长的故事,正是这个理念最生动的注脚。
毕业典礼上,林小玲给孩子颁发毕业证书
用阅读与文化启蒙,走出乡村幼教新路
如今谈起学前教育便目光坚定的林小玲,其实曾是一名有着19年小学教学经验的教师。文化如根,深扎乡土;阅读如窗,望向世界。她从普通教师一路成长为校长,所带学校连年荣获全镇教学质量第一。2021年,每个乡镇都新建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经组织选拔,调派她担任新设立的龙湖镇中心幼儿园园长。起初,她的第一反应是“心里没底”,但组织需要她,她便欣然接受,到岗之后便立马全心提升自己。
幼儿园与小学最大的不同,在于“没有现成的教材”,一切靠老师自己设计。“它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因材施教’的最高体现。”林小玲借来幼儿师范学校的全套教材,夜以继日地自学儿童心理、幼教理论等专业知识。
基于多年的小学教学教研积淀,她尤其重视文化启蒙与阅读推广。她主动对接潮州市图书馆,成功将幼儿园设立为其分馆,三千多本绘本得以流动起来,突破了孩子们阅读的范围。“很多乡村家庭没有购书习惯,但我们不能让孩子错过阅读黄金期。”如今,孩子们每周可以借阅绘本带回家,与父母共读。幼儿园还在园内所有图书角中设置了“图书医院”,引导幼儿自主修补破损书籍,培养爱护图书的习惯。
与此同时,她带领教师团队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家国文化课程”:教学楼一楼走廊以龙湖古寨为主题,布置了阿婆祠、先生祠等六大文化展区,二楼展示潮州八景,三楼则呈现中华名胜。孩子们拼家乡地图、体验工夫茶、参与舞龙舞狮、制作传统灯笼……“孩子们在入园时,就先认识到自己来自哪个村,增强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传统文化如涓涓细流,在孩童心田浇灌出认同的花朵。林小玲说:“我教小学时主要研究潮州歌谣与语文课程的有机融合,现在是把课程优化为适合幼儿的园本课程。文化认同,要从娃娃开始。”
林小玲在健康科普主题学习活动中
从育人到育园,辐射乡镇幼教整体提升
“我不是在办一所幼儿园,我是在培养一群孩子、成就一支队伍。”林小玲始终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成长”。因此她尤其重视教师队伍的“双向奔赴、彼此成全”。
她善于发现每位老师的闪光点:来自凤凰山的老师,就支持她开设“工夫茶文化馆”;美术师范专业毕业的老师,就请她担任幼儿园的“宣传总监”,负责环境创设和宣传运营。“要让每个人都发光,被信任、被认可、被需要。”
2022年底,龙湖镇中心幼儿园成功申报项目,成为潮州市首个“广东省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这不仅是对其办园质量的肯定,更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要辐射全镇、带动民办园共同进步。
教育不是独奏,而是合唱;不是孤灯,而是星河。林小玲迅速推进“统一教研、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评价”机制,组织骨干教师分包片区,定期送教下乡,把好课、好方法带入民办园;她还邀请高校专家开展全镇教师培训,甚至从有限的经费中挤出资金,为民办园添置绘本和教学器材。“只有整个镇的教育水平提上去,我们全镇的孩子才能真正受益。”
从教二十三载,林小玲始终将自己心中热爱教育的这束光化作一片星河,以专业与情怀照亮千百个乡村孩子的童年,更以责任与担当,为乡镇幼教播下希望的种子。
“用发展、鼓励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每天进步一点点,并为自己的进步感到欢喜和快乐,这就是最好的教育。”如今,走过初创的艰辛,面对未来的征程,林小玲依然保持着教育者最本真的初心。她带领着团队,继续在日常的细微处用心,用爱与智慧继续书写乡村学前教育的美好明天。
【人物档案】
林小玲,潮州市潮安区龙湖镇中心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潮安区骨干教师。扎根乡村薄弱学校23年,多次获区教学优秀奖;撰写多篇论文获省、市奖励并发表,是乡土教材《潮汕文化读本》的副主编;主持的市级课题获成果一等奖,参与10个国家级、省级等课题研究,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打造优质省级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带动镇域内民办园高效发展。曾获潮州市“十百千人才培养工程”名校长、潮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2025年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获奖感言】
“南粤优秀教师”对于我来说,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份荣誉属于所有辛勤耕耘的教育同仁,属于培养我的党组织、支持我成长的每一位前辈。它将激励我继续坚守育人初心,不负期望,为广东教育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文 | 记者 朱嘉乐图 | 受访者提供
出品:羊城晚报社
总策划:任天阳
总统筹:林海利 林如敏
主编:龚丹枫 陈晓璇 王倩
统筹:卫轶 孙唯
版面设计:黄文倩
责编:卫轶
美编:黄文倩 陈健怡
校对:张家梁 朱艾婷 苏敏 马曼婷 桂晴 刘博宇
来源:羊城派